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公孙康 > 第六章琅琊国诸葛亮、徐盛

第六章琅琊国诸葛亮、徐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诸葛亮先后师从于司马徽、黄承彦、封公玖等人。

司马徽主要教韬略,封公玖主要教天文地理,黄承彦主要教阵法、机关、琴棋书画,星相医卜,奇门遁甲之术。

另外诸葛亮广泛交友,与汝南孟公威、颖川崔州平、徐庶、襄阳庞德公庞统叔侄关系尤为密切,交流也是丰富知识的重要来源,广泛的人际关系和丰富的知识底蕴,终于造就了一代军事奇才。

如果他不去荆州,就不会有卧龙出世了。因为他的这些老师、朋友全都在荆州。

但就这么轻易放过他,也不是公孙康的风格。

舰队靠近琅邪国之后,找了个无人的海滩停播。放下木板蒲成桥,公孙康就带了上百人进入了琅邪国。太史慈留在船上接应。

这上百人分成了十几队人马。分赴各县。公孙康、管亥带着几个卫兵为一队,扮作游学士子,体察民风。

其余人等都有各项考察记录的任务。这里面有20余人是参谋人员。他们要记录的是:在哪里下船、路途上有没有容易伏击的地方。各县城及开阳城的城墙厚度、高度,有没有床子弩在上面。城墙前地势是否开阔、有没有可以扎营的地方,水源情况如何,取水是否方便;城外树林情况如何?能否大量制造攻城云梯。

县内豪门世家情况如何,有多少部曲私兵;县内的县兵有多少,战斗力情况如何?这二项主要是靠曹化淳事先派下的细作完成。

为了顺利攻下徐州,辽东下了很大本钱。在徐州每个县城都开了酒店、客栈或者是商铺。形成了密集的细作网络。

公孙康一行还是跑到了阳都县,找到了诸葛亮的家中。

诸葛亮的家境和后来在荆州南阳不同,在荆州,诸葛亮是躬耕于田野,几间茅草房;现在阳都县,诸葛亮家族几代积累,雕栏画栋,亭阁楼台不断,好大一片庄园,好大一片家业。

当然公孙康也吩咐过,如果曹操来攻打徐州,一路所要经过的地方,细作们都可以马上撤出,避免无谓的损失,因为曹操是要屠城的,一个活人都不留的!

到了琅邪国,有二个人可以去拜访:徐盛和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他是在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他现在是12岁,公孙康不想打扰他的人生轨迹,万一大蜀丞相因为自己被毁坏了成长之路,不去荆州,没有成才,那真是哭都没有地方哭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