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公孙康 > 第四章 中原的旱灾与水利

第四章 中原的旱灾与水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国渊这些年一直在任劳任怨的做屯田垦荒的工作,所以他最有发言权。郭嘉就让他先发言。

国渊脸晒得漆黑,如果在田野遇到他,绝对认不出这个人是大儒,这个人是读书人。

国渊很沉稳的开口说:“辽东五郡,经过了8年的开垦,已经由最初的粮食购买国,变为全国最大的产粮基地。

辽东这些年,在农兴等农业专家的带领下,水渠水车已经普及到每一个乡村。而辽东江河湖泊众多,也不缺水的。最多是在没有江河湖泊的乡村,建一些水池、水库备用。”

挖水渠、建水车、建水池、水库,既是增加田地产量的办法,同时也是防灾、备灾的方法。

第二个议题是水利问题。

引发这个议题的原因是:青州的蝗虫灾。

197年夏,五月,青州蝗。

兴平元年(194),关中大旱,谷价腾贵:“三辅大旱,四月至于是月.是时谷一斛至钱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发生了人吃人的事件。

兴平元年开始的旱灾将一直持续四年,范围遍及关中、兖州、豫州、青州、冀州。久旱必有蝗,旱灾引的蝗灾同样会持续四年。

国渊一直呆在辽东,所以他也只是说了辽东的情况,这是儒者的谨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田畴只好接过话题,谈谈徐州、青州,他说:“徐州的水网遍布,水利本来就很发达。徐州只是需要修整一下,工程量不大。

所以只有青州的形势是最严峻的,黄巾军在青州作恶多年,千里无人烟,路边有白骨。人口稀缺,田地荒芜,水渠尽废。”

蝗灾多发生在黄河下流流域,因为那里经常会干旱,几个月都不下雨;而辽东常年寒冷,温度有半年时间是在零度以下,蝗虫和蝗虫卵都会被冻死;江东(长江以南)则是江南水乡,常年多雨,空气中湿度很大。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还会让蝗虫流行疫病等等。

所以辽东和江东(长江以南)很少发生蝗灾。

东汉末年大瘟疫死人二千万,同时也出现了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以致出现了“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的严重局面。

这些旱灾、蝗灾对人口的灭减仅次于瘟疫,人吃人的惨剧比比皆是;战乱只能排在第三位,他只是加剧了灾害,比如引发大规模的瘟疫。

所以辽东这次会议的第二个议题就是防灾、备灾。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