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晋末的卯金刀 > 第287章 欣喜的王敦

第287章 欣喜的王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因为这需要大量知识累积,为请得动这样的人为自己服务,绝大多数只有花大价钱才行。

所以专门寻找法律漏洞或者利用法律的人,基本上都是为有钱人服务的。

而耕牛的事也一样,一个村子以村子名义来县衙申请租用耕牛,每头耕牛都需要交一定保证金,耕牛租用给这个村子使用,并且对耕牛进行称重。

春耕结束之后,如果耕牛没有什么折损,那么便是退还租押金。

如果耕牛的体重比出借前轻太多,身上受伤或者生病,以及其他非开垦性的折损的所在村子需要赔偿,当然所在村子也可以选择不要保证金,直接把这耕牛给买下来。

所以,全村便制定了全村一起出去打渔的制度,在这过程中,有谁回不来了,那便在众人作证下,这些钱放在村长这里的钱,便会交给这人的儿子手中。

或者这人儿子从此就在村长家里吃饭,一直到这儿子成长到能出海捕鱼为止。

一个村子不可能兜住一家人,但是兜住一个血脉传承的男孩却是没有问题。

这算是种保险模式,刘泰知道后,更鼓励这种保险在沿海村落推广,但刘泰并没更进一步的将其商业化,而是用官府作为第三方监督人,立法保证这项制度延续。

毕竟刘泰经历过保险就等于骗子的时代,知道保险这东西过于商业化未必是件好事。

说实话,这保证金的价格不会比市价高,但要是这些村子真的直接买下来,反正朝廷不亏也就是了。

总而言之,给百姓自己做选择,朝廷所做的只是提供给百姓便利,但也需要制度来保证百姓不会认为这牛是公家的,就不爱惜。

毕竟朝廷追究到个人的确有点困难,主要是怕个人赔不起,但朝廷追究到一个行政村就容易了,最重要的是押金付了,能够直接赔。

至于村子里面到底怎么解决,那就是这一村子人的事情了。

还不如让这些人把这种相对质朴的保险制度给维持下来,而不是把保险这种应该是给意外兜底的东西弄得过于商业,反而会逼得百姓没了这种质朴的道德互助。

任何涉及到道德的东西,都需要整个社会去维护,尤其需要领导者去维护道德。

而不是全部都交给律法来管理,什么都以法治国,因为法律本来就只是保证道德的底线,在一群完全没道德的人群中构建出来的最低道德,更不要说,人有时候也不全是人!

而且律法这种东西是人创造的,只要是人创造的东西就一定是会有漏洞。

只不过真正能读懂律法漏洞,并能利用律法律法漏洞的人绝对不会是普通百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