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喜乐田园:农妇当家 > 第277章 劝说是个艰难的过程

第277章 劝说是个艰难的过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于是,在安宜阳到达之后,短短半个月,余奚等地的发展方向就已经定了下来,一部分愿意种甜高粱养牛的,由朝廷送来大牛小牛,还有不少要生没生的母牛,都是头一年从临国用粮食换来的。

还有一些马匹自然就是由朝廷派人饲养,但也要由安宜阳负责管理,可以说他就是马场的管理者了,虽然挂着钦差之名,安宜阳却觉得他要成马夫了。

好在头一年就做了不少准备,牛马吃的草料都囤积了不少,而那些刚出生的小牛吃的也不多,可等牛场马场建立起来之后,随着这批小牛小马的长大,需要的草可就不是小数了。

等田地都融化之后,安宜阳亲自带着人将圈出来的马场里洒上草种,这种草种长得快,用不了多久那些牛马就能吃上最鲜美的青草。

除了已经看出养牛养马好处,愿意跟着赌一把乡绅官员们都跟着把荒地开垦出来种上甜高粱。也有不少看出朝廷要大力发展养牛的百姓愿意种甜高粱,这些人每家每户至少能买到一头牛回去,而种出的甜高粱,若是用不了,安宜阳也表示会以合适的价格回收。

因田喜乐不能同来,之前就把很多可能发生的状况给安宜阳分析了,安宜阳之前也总是捧着些农书学习,又有过一些实践经验,对于一些田地的问题也不是两眼一抹黑。

只是如今天还没有转暖,地还冻着,有很多想法也不能实现,所以安宜阳到来之后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招工,同时也将种甜高粱的好处推广开。

虽然之前官府也向百姓推广了种甜高粱的好处,可这些世代居住于此的百姓还是心存疑虑。虽说朝廷给的条件很好,大力投入养牛,养牛后也会由朝廷回收,但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虽说田地里的收成不好,但也是有收成,每年种种水稻虽然只能有别处一半的收入,可那也是细粮,若是种上甜高粱,收到了籽粒肯定不如稻米好吃。

若是牛也不爱吃甜高粱,他们忙了一年可不就是白忙活了?还有养牛的风险也大,朝廷暂时是说到时回收,可牛少了那是耕田的壮劳力,牛真多了谁家用得了那许多牛?

而且,很多有钱人都圈了地要种甜高粱、养牛,他们这些小百姓能争得过人家?朝廷真买不下那么多牛,最后吃亏的只有小百姓。

一时间,余奚等地又有不少人开始犹豫,不知种甜高粱、养牛到底会不会赚钱。

而一些不想种甜高粱,只想着养牛的人却被告之,因牛的数量少,暂时只能提供给种甜高粱的百姓饲养。倒是让不少人又打了退堂鼓。

好在安宜阳也表示,等来年牛群壮大之后,只要幼牛数量充足,再有愿意养牛的,无论种不种甜高粱,都可以养,只是养牛的草料问题就要自己解决。

安宜泽除了忙着跟在安宜阳身后协调,也会关心他在余奚等地买房买地的事情,毕竟那才是他认为的正业。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安宜阳在余奚等地走了一大圈,亲自带着皇上的圣旨跟百姓们保证,除了少部分的百姓因听说蒙县的稻田养鱼成功而对种甜高粱养牛有信心之外,大多数的人还是持着怀疑的态度。

安宜阳每天都说的口干舌燥,百姓们的态度还是很坚持,甜高梁种过的人不多,他们信不过。

最后,安宜阳实在没办法了,干脆也不劝了,就像蒙县刚开始的时候不也是都不看好稻田养鱼?后来见稻田养鱼养的好了,才都想跟着种稻养田。

而且,按田喜乐所说,盐碱地也不是不能进行稻田养鱼,只要措施做的好,也会丰收。既然他们不想种甜高粱,只想着种稻养鱼倒也可以试试。

何况,余奚等地地广人稀,都种了甜高粱也不实际,不如就用那些荒地先试试,若有愿意跟着一起干的他也欢迎。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