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一百三十一章:规划与现实

第一百三十一章:规划与现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冯盎在新洲、詹州、秀州等地放开了红薯、木薯和土豆的种植,使得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到达了3十多万亩。

高产水稻和玉米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土地条件更好的恩州、春州等地,种植面积在5千亩左右,等到种子数量上来,这些地方的高产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会超过5十万亩。

岭南先于关中推广高产作物有自己的优势。

冯家的地盘上老冯说了算,不用担心有什么阻力。

他见识过高产良种的产量,对大面积的推广持乐观态度。

第1百3十1章:

岭南地不广,人也不多。

大部分的地区缺乏条件良好的土地,这便使得农业生产的投入要比中原地区大的多。

做桑基鱼塘的投入更大,只有那些富裕的山民头人可以承担。

不过邹浩然和李2想要岭南安定,便要化解掉山民对头人的依附关系。

邹浩然和李2都同意先在岭南推广高产良种,关中和蜀中暂时作为培育种子的基地,等到岭南的推广取得良好的效果之后再在其他地区推广,有了具有说服力的例子,再去推广高产作物的阻力会小很多。

北方的各家势力盘根错节,不是你有好东西人家就接受的。

上层的博弈从来不是简单的好坏与对错,而是利益的倾向。

百姓都能吃饱饭对朝廷是好事,但对世家门阀而言不1定是好事。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吃不饱饭的底层百姓更好控制,更好影响,让所有人在生死线上横跳,所有的精力都放到生存上,便不会有人去想他们为什么只能去为了1口吃食搏命,而不是抬头看看上面是谁在主导这1切。

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砸钱办大量的综合农业园,将那些承担不起农业园建设成本的山民变成朝廷的雇工或是佃农。

李2和邹浩然要完全吃下那些山民显然不现实,所以邹浩然在岭南开发计划的基础上成立了岭南农牧开发集团,让所有参与计划的人成为集团股东,在岭南大量投资综合农业园进行统1管理,雇佣当地的山民,让他们脱离头人的控制。

有利可图的生意自然没人会拒绝。

李2在长安1忽悠,又有大批的人手和资金往岭南转移。

邹浩然让跟随自己来的蜀中人给家中带信,前来岭南寻找机会。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