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网游秦帝国之崛起 > 第二十章 大势 续

第二十章 大势 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迁都大梁,魏国国势不可阻挡地日渐衰落,与大梁都城的风华富庶独步天下,与齐国临淄、秦国咸阳、赵国邯郸并称天下四大都会的兴盛,形成不可思议的落差。其中奥秘,魏国人不解,天下人更不解,于是生出了种种议论评判。其中最令天下诟病者,是魏国的人才流失。自魏武侯死至目下魏王假即位,魏国历经惠王五十一年、襄王二十四年、昭王二十年、安趋王三十五年、景滑王十六年,共五世一百四十余年。这一百多年中,从魏国走出的名将名相名臣名士举不胜举。尤其是秦国名相名臣,几乎有八九成来自魏国。与此形成反差的是,除了一个信陵君,魏国在百余年中没有出过一个名将一个名相。于是,天下遂有了“魏才人用”之口碑。尽管魏国几代君王都不认这个口碑,可人才依旧在流失,魏国依旧没有当国栋梁。

虽然魏王假即位后,谨慎遴选贤才,妥善构架庙堂权力,将丞相一职分左右。

庙堂权力,在先秦之后,各朝代的国主君权,都是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制约,到了明清两朝,国君权力已达顶峰,说一不二。而在战国,除了国君,第一个位置自然是丞相。

而今燕国,其势虽弱,然北连匈奴,东接东胡、夫佘;四方俱有飞骑轻兵,快捷灵动,若结盟连为一体,与秦军全力一战胜负亦未可知?

而且燕国善附大国,在合纵连横时期,在苏秦张仪退出战国风云之后,燕国正在惶惶无计的时候,苏代对,燕国处境时说出的一个著名评判。苏代说,燕国不能独当一面,然却能做举足轻重的附属盟约国;燕国依附于任何一国,都将使其力量陡增;燕国之重要,在于依附大国,而不在独当一面;唯能大大增加大国分量,而燕国必然也就有分量了。苏代的说辞,本意在为燕国在七国纵横中寻求稳定长期的方略,而避免倏忽领头倏忽退缩的痉挛症。事实上,燕国除了燕昭王乐毅时期强盛一时,短暂破齐而独当一面外,此前此后,大体都在强国之间寻求依附而摇摆不定。秦国在合纵连横最激烈的时期,能多次与燕国结成盟约而破除合纵,实际上正是在燕国奉行“附国方略”的情势下做成的。虽然,燕国对附国方略之贯彻并未一以贯之,与最经常结盟的齐、赵、秦也是阴晴无定,与楚、魏、韩更是变化无常。但无论如何,燕国随时都可能倒向任何一个大国寻求支撑,则是不争的事实。若是燕国东向附齐,或南下附楚,乃附赵都足以使合纵抗秦死灰复燃。从此看去,燕国是山东六国中最为游移不定的一国。唯其游移不定,便存在着天下被燕国寻求出路的举动再次激出新变化的可能。也就是说,其余六国基于大国传统,其一旦陷入昏昧,国策惰性很难一时改变;而燕国恰恰相反,素无定见而寻求附国以存续社稷,则完全可能不遗余力地寻求结盟联兵。面对如此一个七八百年老牌诸侯大国送上门来,谁敢说其余能断然拒绝?若欣然接纳,山东抗秦必然出现难以预料的局面。

所以自然有不少玩家看来中这一点,赶赴燕国。

只是王道迂政之风盛行,使得燕国君臣总做着天下圣王的美梦。

王道,是与霸道相对的一种治国理念。古人相信,王道是黄帝开始倡导的圣王治国之道。王道的基本精神是仁义治天下,以德服人,亦称为德政。

王道礼治,在治国实践中有三方面的基本特征:其一,治民奉行德治仁政,原则上反对强迫性实施压服的国家行为。其二,邦交之道奉行宾服礼让,原则上反对相互用兵征伐。其三,国君传承上,既实行世袭制,又推崇禅让制。

只是这些都是相对而言,不可绝对化。在人类活动节奏极为缓慢的时代,牧歌式的城邑田园社会是一种大背景,任何人都不可能逾越这个社会条件。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依附关系,因为空间距离的稀疏而变得松弛;社会阶层剧烈的利害争夺,因人口的稀少与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厚而变得缓和;太多太多的人欲,都因为山高水远而变得淡漠;太多太多的矛盾冲突,都因为鞭长莫及而只能寄希望于德政感召。如此背景之下,产生出这种以德服人的治国理念,意图达到民众的自觉服从,实在是统治层的一种高明的选择。高明之处,在于它的现实性,在于它能有效克服统治者力所不能及的尴尬。当然,那个时代也不止一次地出现过破坏这种治国理念的暴君。但是,暴君没有形成任何治国理念。王道德政,是中国远古社会自觉产生的政治传统。这一点,至少在东周春秋之前,没有任何人企图改变。

可是,时代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迁,昔日潮流已经成为过去。

战国之世,兴亡选择骤然尖锐化,燕国面对古老的政治传统与不变则亡的尖锐现实的夹击,表现出一种极其独特的国家秉性。其总体状态是摇摆不定的:一方面,在政治权力的矛盾冲突与邦交之道的国家较量中,依然奉行着古老的王道传统,企图以王道大德来平息激烈的利害冲突,处置重大的社会矛盾时暴露出明显的迂腐,形成一种浓烈的迂政之风;另一方面,在变革内部体制与增强国家实力的现实需求面前,则迫不得已地实行有限变法,稍见功效便浅尝辄止。这种摇摆不定的状态,造成了极为混乱的自相摧残。王道迂政带来严重的兵变内乱,变法所积累的国家实力轻而易举地被冲击得荡然无存;变法势力因不能与迂政传统融合,随即纷纷离开燕国,短暂的变法迅速地消于无形,一切又都回到了老路上去。于是,国家屡屡陷入震颤瘫痪,国家灾难接踵而来。如此燕国危已,几数者可灭矣。

魏国,魏地虽稍缩,但地广在三千里以上,而都城大梁,乃是天下最为坚固大都城。若非,在秦灭韩后,攻魏时,攻克河内后,水攻大梁,足以让魏国苦特数年而不亡。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