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名门盛宠:蚀骨情深 > 楔第1章 偶遇红楼

楔第1章 偶遇红楼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边的院落是朝南的。她继续往前面逛。在接下来一个院落前站定,往院落里看去。一路走来的院落基本都是见的院墙以上的风景,多大门、院墙壁、二楼以上的景致。而这个大门是黑色雕花镂空的铁门,有些锈迹,扣着一把威武的虎头型大锁。从门环看,应该是不太久前还是有人居住的。从大门往里看,一条甬道直通主屋。主屋门窗紧闭,有些空寂却并不颓败。甬道左边是一棵高大的棕榈树,三步之遥处有一丛月季,应该是疏于打理,有腐叶残枝。空地上不知何处卷来的落叶,还有一些杂草。与树与月季呈三角位有一镂空浇花的铁制圆桌,两把铁的圈椅。甬道右边有个小小的长方形池子,可能是养鱼种莲的,不过从外面看不到里面有什么。池子东北角有个陶制的大缸,也看不到里面。池子东边有一张木制长椅,暗红色,有风雨侵蚀的痕迹。靠近院墙处似有绿色的藤蔓植物,门没打开,视线看不到,但有爬上院墙的。主屋三层,中间正门拱式门搂,两头前伸。各层楼窗户紧闭,三楼在东边大概是留出了一个房间的位置做阳台,可以看到有茂盛有力的枝叶伸到柱式围栏外。

“好多人都搬走了,很多去国外了。”

“环境真好,好安静啊。”

“好地方嘛,这可是有名的东山,都是以前的有钱有势人家。不过现在人少了。人少当然安静啦。以前很热闹的,地方大,现在就还剩这一条路了。”

“以前?”她知道他所说的“以前”。有些想笑,看他年龄明显没见过历史上那段特殊时期前的景象吧。不过一口浓浓的土着口音倒让她没有反驳。

“这些房子卖吗?或者出租吗?”还未经过大脑,话已冲口问出,事实上,她确实喜欢这个地方,但也只随意一问。

楔子沈云洛,不过朋友间一直都叫她沈洛。沈洛是一名女性考古工作者,虽然不多,但也有有需要的时候,那时就会去挖挖坟,当然是有历史意义的古墓。平时多在所里研究历史的东西,记录、整理、分析、写论文,其实很琐碎,不过她确实喜欢这个职业,虽然遇到去古墓现场的时候会怀疑自己会不会沾上霉味。工作四年多,闲余时间会利用自己的职业知识与资讯写些古代的网络小说,是乐趣,赚来的少少的稿费还会令这份乐趣更惬意。

可是最近的一段经历打破了她悠闲欢快的单身生活,它在她心里掀起了波澜,让她看到人生中让人不太能放松的一面。

事情要从三个月前父母意外后说起。第1章偶遇红楼料理完父母的后事后,紧接着处理好父母的遗产。她把他们经营了二十多年的批发加零售的海味干货店给了叔叔一家。她想着反正自己一直连淡菜与蚝豉都分不清,倒不如给有经验的叔叔继续经营。没有具体的盘点存货,不要他们给货钱。父母在生时就已将铺面过了她名下,与叔叔商定干货店营业期间象征性付她租金一万一个月——这个铺面按市价要三万多。叔叔不同意,几番争执后以每五年内(含五年)不必涨租的首期稳定年租二十万订下合同,今年的租金就免了,从明年开始;至于分红,她懒得麻烦,便分文不取。毕竟是父亲的亲弟弟,父亲肯定也是希望他过得安稳富足。父母的房子她没想好该怎样处理,她怕看到里面熟悉的一切,每一物每一处都有父母的影子与气息。她很平静,没有眼泪,但待在里面令她窒息。她向保险公司递交了父母保险金的申请后,带上所有的现金和以前与父母合影的全家福就回来了。销假,上班。那两个月,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墓地被发现,也就没有外出,基本都是在研究所做研究。她每天精准地上班下班,有条不紊地处理手头的工作,与同事点头微笑,面对不知情的同事的闲聊笑着接两句。

一切不出任何差错,可她自己知道,这每天正常行走工作的根本不是她。她从她自身抽离在外,对她之外的周围与时间没有意识没有记忆,只是有时候会突如其来的窒息感令她透不过气,闷着了她;半夜,会被毫无知觉脸上不知何时流满的眼泪惊醒,那时候她才知道,原来她活着,以一个孤儿的身份活着。一个人经历过生离死别后才会知道,生离死别后的世界会完全变样,心境变了。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年龄遭遇父母离逝,他都成了孤儿,没有父母的孤儿。心上的空洞,没有什么能够填补。

终于,这种机械的平静在两个月之后轰然倒塌。她再也撑不住,请了一个月长假。仿如大病一场,在住处躺了一个星期。每天混混噩噩,饿了吃,渴了饮,坐累了,昏睡一顿。身体之外的一切包围着她,又隔离了她。有时候是醒的,只是无力起来,也无情无绪,双眼望着天花板,又没有聚焦。

“不卖的,没听说过。人都走去国外了,你找不到人租,也找不到人买。喏,还有人家做了大官,喏,”他指了指对面一个小花园说出个人名,“那是XX家的了。”

她暗惊了一下,果然是大官,中国百姓应该没几个不认识他的。

“十几年都没来过了。”

她看向除了一棵壮年男子都不一定搂抱过来的她不认识的大树充满生机之外,余下无不显露饱经风雨的沧桑与颓败的院落。这时他又补充一句,语气平淡,波澜不惊。想是见多了这些院落所受的冷落。

谈话随意而起,也随意而终。

一周后,她出了房门,走到大街上。确切说,是飘在街上,她好像看到很多人,现代漂亮的街道,听到很多声音。好像又什么都没有。木偶一般地走到筋疲力尽,转头回去。不过,阳光与热闹也终于召回了她的魂。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她漫无目的,信步游走。在一个市中心主街道,随意绕过一个机关大院,竟发现另一番天地,一股久远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她沿着两边是红色建筑的水泥路往里走。道路不宽,仅容两车并行。慢悠悠地走了十分钟也未见一辆车走过。显见这条路是专给它两边建筑物的主家用的。道路两旁,是一棵棵高大的木棉树,现在正是木棉花开的季节,一朵朵木棉花俏立树上,堆挤在一起,如云似霞,红艳热烈。可是开在这寂静无人的路上,俯视着一座座宁静的宅院,竟是有一种热恋而不容于尘世的凄绝。走到尽头,两公里长的道路深长幽静,尤其是没有声音。仿佛路两端的市面喧嚣被隔了一道屏障。她看看路牌“育珠路”。想起这座城市的历史上有一段盛况——“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有钱有势住东山,有钱无势住西关”。这条路正是东山少爷居住地的中心位置。其实外面还有很多地方,只是已贡献给新中国的市貌,唯这一处还保留着,让人看到这坐城市的苍桑变迁,人文故事。

也许是因为心境,她爱极了这份静到有点令人生凉的安静。走到路另一边又往回走。虽然若被主家发现会有点不礼貌,可是忍不住细细打量每一个安静的院落。院落不大,两三层建筑,除了小面积的装饰,门窗形式不同外,基本是清一色的红砖墙,雕花门,旧式的玻璃窗。可能为了求变,二楼或三楼阳台不是都直接朝前方,有些还干脆加一间阁楼的形式。看得出来,很多院落已经无人居住。但一路走过,发现每隔二十来户就会有一个保安亭,只是保安都非常的闲。

可能她是一个比较奇怪的行人,这条路又极少人走(一路逛过,除了一进一出两辆车,没见过其他人)。在往回走的第一个保安亭遇到一个比较活泼的保安,四十左右的样子。本不算老的年龄,却仿佛盛满寂静的故事,睁眼等一个聆听者。她也确实有些好奇了,看到他久不见外人似的打量,便问了一些话。

“这里好像有些房子不常住人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