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年代:激荡1977 > 第34章:马上要出版了?

第34章:马上要出版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先生为此深为忧虑,也不止一次在与文联两位主席会面时谈起此事。

其中用心,自然可见一斑。

而全篇所具有的韵律美与格调美,在阅读起来时几乎不显阻塞,虽有几处小错误,但都是句式排列等无伤大雅的问题。

另一边,聂子航得到了杨降先生的允许,正在浏览《堂吉诃德》的翻译手稿。

1978年,由杨降译作的《堂吉诃德》中译本无疑是最为经典的几部译作之一,倘若大胆一点,甚至可以把“之一”两个字取缔。

略微泛黄的几张译稿上,仍然保留着杨降的手改痕迹。

杨降坐在窗下的小书桌前,仔细阅读着用小铁夹子夹好的译稿。

从开头第一篇诗作起,她便被聂子航的译文惊讶到了:

“他的戏我们都看过,他真够短寿。”

“好象未及天年就被小鬼给带走。”

1950年出版的各项译本里,这句未及天年曾被翻译成不待正寝。

他一面读着,只觉受益匪浅:大师不愧是大师,在翻译这条道路上,仍然与研学前辈们有着不小的差距。

然而,聂子航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感慨着翻译水平相去甚远时,杨降先生已在心内暗暗吃惊:

一位从学燕大数月的学子,竟然有在短短几日内翻译成作的本事,这简直就是天才!

前阵子,她还曾与女儿钱媛谈起:“如今无论翻译界,还是文学界,能够接续上的人才堪称凤毛麟角。

等他们老一辈相继离世,国内研学之路该如何续铸?”

然而,结合《唐璜》的整篇故事能知道,聂子航的这一译,显然更加符合唐-璜的经历。

愈是细处,愈能见译者的功底深浅。

当她翻到第二篇时,惊讶则更甚了。

整个第二诗篇出现了非常多的人名,除了拿破仑与杜莫埃,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什么刽子手坎伯兰格朗贝,都是十分生疏的名字。

而聂子航却将可考名姓一一标下注脚,在每篇诗作的结尾处写下了简短介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