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唐朝小闲人 > 第六百八十二章 上佳人选

第六百八十二章 上佳人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韩艺突然道:“陛下,微臣倒是有一个更比太尉好的人选”

这一点,韩艺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如果说他认为这是很难通过的话,那么他不会提起,他既然为此努力了,就证明他还是有非常大的把握。

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因为就目前而言,唐朝是一个小农经济社会,百姓、庶族、贵族、都是自给自足,他们不需要交易,因此他们不常用到契约,这跟他们没有太多的关系,就不会伤害到他们的地位,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远见。

其二,他们渴望的是推崇儒学,这是因为唐朝是一个多元化国家,佛教已经隐隐超过了儒教,君子之道就儒学里面的内容,那么他们当然会赞成。

其三,庶族比他们更加需要用到契约,因为庶族跟百姓常有来往,契约反倒是约束了庶族,何乐而不为。

在商业中,如果连合同都无法保证双方的利益,那么商业永远都起不来,无异于强取豪夺。

这个问题远远大于元家的问题。

这方面的利益也远远大于战胜元家的利益。

因此韩艺开始将自己的目标锁定在契约法上面,为此他制定了三步计划。

首先,他必须得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受害者,一个被欺负的人,对于一切的侮辱和伤害,他都要克制和隐忍,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最开始的时候,退避三舍,因为他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这样他才有机会说出这君子契约。

在这一刻,长孙无忌终于明白韩艺为什么这么能说故事了。而他之所以有些犹豫,倒不是因为他觉得这冲击了贵族的地位,因为他已经凌驾于贵族之上,他是权力的代表,所以他感觉不到。他主要考虑的这个契约法有利于国家,还是有害于国家,他毕竟太尉,而且修订了《永徽律》,在面对律法的时候,他考虑的比较多。

然而,在李治看来,这个君子契约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臣民一些不好的行为,于国于己都非常有利,点点头道:“朕以为韩艺说得非常有道理。”

长孙无忌一看李治表态了,暗自寻思,如果他反对的话,肯定又会刺激李治那敏感的神经,待会又拿武昭仪来说事了,这真的犯不着,而且他觉得可以试试,于是道:“陛下圣明。”

李治见长孙无忌这么给面子,心里有些开心,思忖片刻,道:“不过我大唐对于律法一直都非常严谨,要慎重考虑。太尉深通律法,曾参与修订了《贞观律》和《永徽律》,此事就交由太尉去修订吧,另外,这是韩艺提出来的,韩艺你就在一旁协助太尉。”

长孙无忌道:“老臣定当竭尽全力。”

其次,他要看朝中的态度,以他对朝中大臣的了解,没有人会帮他说话,事实也正是如此,这就是他最渴望见到的。所以在开始的时候,他一直在等李治召见,他需要得到李治的同情,让李治与他产生共鸣,因为朝中大臣的态度,就是对于李治的一种挑衅,说到底韩艺是他的人。

最后,他要将两市逼入绝境,迫使朝廷出面,趁机提出他包装过的神圣君子契约,利用贵族自命不凡的优越性,来诱使他们答应下来。

这三步他都做到了。

他的最终目的不是要颠覆两市,也不是要赚取更多的钱财,而主导市场也变成了其次,主要是求一纸法令,没有契约法的市场,过于脆弱了,不管出于庶族的角度,还是出于商人的角度,他都需要这一道契约法。

但是对于这些大臣们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