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唐朝小闲人 > 第九百七十二章 全国商品化

第九百七十二章 全国商品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韩艺笑道:“咱们要吸取隋朝的教训,不要让朝廷直接站在百姓的对立面,一旦反了,那反的就是朝廷。如果当时隋炀帝将出重钱包商人去修,如果商人剥削百姓,百姓恨的是商人,朝廷也可以怪商人,所有的罪都是商人来承当,朝廷的本意是好的,是商人太‘奸’诈了。”

李治道:“但是商人也要赚钱,朝廷哪有这么多钱。”

韩艺道:“朝廷绝不会亏的,首先,运河修好了,商人的货船络绎不绝,商人得找码头停船,朝廷‘花’这么多钱修建运河,不可能免费试用,多多少少也得给点过路费,这钱不亦多,多了竭泽而渔,但是可以积少成多,而且是永久‘性’的,再多的钱也回得来。”

李治笑道:“过路费,你当朝廷是贼么?”但是心里很爽呀,这办法真不错,反正商人名声不好,再背上几个锅,也无所谓啦

“微臣这只是打个比喻”

韩艺笑道:“百姓流动起来,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讨口饭吃,种地要是能够赚钱的,大家都不要土地,都给微臣好了,因为这样一来粮价肯定会涨的,微臣再‘花’钱将他们请回来种地就是了,地是最宝贵的,因为是无本买卖,没有商品可以生商品,但是地可以生粮食,没有人会放弃种地的。至于府兵制么,本就不是长久之计,府兵制毕竟不是职业军人,只是一群农夫,他们的战斗力不行的,一旦好些年不打仗,府兵制必然也会瓦解,而且生活一旦安逸下来,他们也会逃役的,谁都怕死,这是人‘性’。”

李治听着觉得很有道理,他也想变,他要立新,可问题是,韩艺提出的这些建议太新,改得都面目全非,谁敢保证,就能成功,如今国泰民安,犯不着冒这险。

韩艺也知道李治听完就拍板决定,他只是想给李治一个思想准备,他的经济计划马上就要开始了,先下个套在这里,于是道:“陛下,微臣非否决均田制,没有均田制就没有如今的大唐,但是均田制是诞生于我大唐最弱的时期,均田制只是适合穷国家,一旦国家富裕起来,必定会求变的,这当徐徐渐渐,但是针对突厥,必须要利用商业去推广我大唐文化和我大唐的制度。”

李治一听,对呀,可以先去突厥那边试试,好的话,我再拿到中原用,毕竟还是以中原为主,道:“那你倒是详细说说看。”

韩艺道:“不知陛下可有知道微臣那一份牧场协议。”

韩艺讪讪一笑道。

李治又‘激’动的问道:“那这跟治理胡人又有什么关系。”

韩艺道:“大有关系,朝廷拨款给商人,商人拿着钱去西北,聪明的商人,他不会从长安带人去,光路上吃喝都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最省钱的方式,就是带那么几个管事的人去,从那边招人修路。这些年西突厥战事连连,百姓日子也不好过,他们需要工作,一拍即合这是朝廷承包出去的工程,朝廷当然要派人去监督,这不就增加地方政fǔ的权力,中原商人与胡人又产生了一种雇佣关系,朝廷要监督这种关系,是不是顺便也将胡人也给管了

如果朝廷直接在那里‘弄’几百个官衙,胡人肯定会反抗的,他们不可能会听命与官衙的,因此朝廷先要制造出一个他们需求官衙的理由来,然后再将官衙开到那边去,这样就合情合理了。

除此之外,胡人到时候就得跟着商人‘混’饭吃了,那他们是听部落首领的,还是听商人,当然是听商人的,借此又可以削弱部落首领的实力。陛下还可以鼓励那些首领来大唐做买卖,用利益去控制他们,让他们明白一个现实,一旦打仗,什么都没了,不打仗你可以发大财,那他们还会反我大唐吗?

李治笑道:“要是没有这份牧场协议,朕真的会拿你治罪,你这一招的确非常妙,朕也非常认同。”

韩艺道:“微臣让他们签订牧场协议,其一是为了暂时先稳住他们,其二是给予朝廷一个介入西北事务的理由。牧场协议是朝廷推动的,朝廷就必须为此负责,那么朝廷肯定要派人去驻扎在当地,负责主持公道,这不就是官衙的职务吗?但仅凭这一点还不够,微臣还向那些部落承诺,朝廷会让人去兴建驿站,开通商路,给予当地百姓带去繁华。陛下可将这些工程都‘交’给商人去做。”

李治好奇道:“修路、兴建驿站,朕倒是不反对,为何要让商人去?”

韩艺道:“敢问陛下,如果当初隋炀帝是将大运河的工程承包商人,那么百姓还会造反吗?”

李治愣住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