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龙争大唐 > 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长安城(三)

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长安城(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哼,这个小六果然是心生反骨,该死的狗东西!”一听说蜀王私会越王李贞,李元昌的脸色立时有些子不好看了起来,冷着脸哼了一声。

“陛下息怒,蜀王殿下此举乃是出自老臣的授意,只因事情紧急,来不及禀明陛下,此乃老臣之过失。”侯君集见李元昌脸色不好看,忙躬身作答道。

“这……,侯公为何如此?”李元昌没想到侯君集会如此说,立时愣住了,忙不迭地追问道。

侯君集笑了笑道:“陛下明鉴,蜀王向有异志,并非与陛下一条心,其势力如今大损,早已不堪重用,其贼心却依旧不死,这一条老臣心中早已有数,在老臣看来此人已是如同死人一般,根本不值一提,倒是李贞小儿却是轻忽不得,其能调用之兵力绝非表面上那么点人手,不过,老臣以为越王此人亦不是个甘居人下之辈,故此,老臣事先安排蜀王府中之内应,怂恿蜀王去找李贞小儿结盟,只消李贞小儿应承了下来,那么,今夜之战,其便有可能起了坐山观虎斗之心,势必不会全力救援皇宫,于我等之大事乃是好事一桩,待得我等获胜之后,自可以大义之名分去除此子,一了百了,何乐而不为?”

“好!侯公神机妙算,真乃当世之诸葛也,朕叹服,侯公请继续罢。”李元昌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鼓了下手掌,很是兴奋地说道。

“众卿平身,今夜一战有我无敌,望众卿各自尽力,剿灭篡位逆贼,还我大唐之朗朗乾坤,朕在此拜托诸位了!”,面对着诸将誓死效忠的表态,李元昌泪流满面,抱拳作了个团团揖,语带哽咽地说道:“来人,请先皇遗诏!”

李元昌话音一落,一名老宦官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展开手中捧着的圣旨,用尖细的嗓音宣道:“圣天子有诏曰:兹有不孝子秦王世民者,杀兄弑弟,逼迫父皇,其行也逆,其罪难馨,人神共愤……幸有七子元昌,为人纯孝,品行纯良,当可以江山托之,朕大行在即,无力讨贼,特传此诏于元昌,望诸大臣共佐之,驱除恶贼,还我乾坤!钦此!”

遗诏刚宣毕,诸将尚未回过神来之际,却见李元昌突地老泪纵横,跪倒于地,痛心疾地双拳捶地,大哭道:“父皇,儿臣不肖,时至今日,尚未能完成父皇之遗愿,贼子猖狂依旧,儿臣便是死了,也无颜去见父皇您啊,儿臣罪该万死啊,父皇……”

“陛下不可如此啊。”一见李元昌大动感情,侯君集忙跪了下来,磕着头,温言劝慰道:“陛下之心,先皇已知,若能克服此难,大功告成之日,先皇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如今大战在即,陛下快快请起,老臣等誓死追随陛下。”

“臣等誓死追随陛下!”满屋子跪着的诸人见侯君集如此说,自是个个拜伏于地,人人口称誓死效忠不已。

“老臣尊旨。”侯君集躬身行了个礼,这才回过了身来,一双眼锐利如刀般地扫了下跃跃欲试的诸将,沉着声道:“而今形势已明,虽说如今长安守备空虚,可按总兵力而言,依旧是敌众而我寡之局面,然无论形势多艰难,我等只须用命,自可一战而胜之!”

“好!”李元昌虽还是满脸的泪水,却顾不得擦上一下,豁然而起,一挥手道:“能得诸位相助,朕心甚慰,此战必胜!侯公爷,开始罢!”

“是,老臣尊旨!”侯君集高声应答了一句,磕了个头,起了身,扫视了一下兀自跪倒在地的诸人,语气平缓地道:“诸位都起来罢,‘勤王行动’即刻开始,孙邈,尔先行汇总一下各方动态。”

“是,末将遵命!”孙邈上前一步,躬身行了个礼,大步走到房中一幅大沙盘前,指点着沙盘道:“现已查明情况如下:长安城中目下共有南衙诸军九千八百人众,其兵力部署为春明门(东门)一千五百余人,由左金吾卫郎将乔克明统领;金光门(西门)一千七百人,由右威卫郎将肖成功统领;明德门(南门)一千七百余众,由左领军卫郎将林耀武统领;永宁门(北门)一千九百余众,由右骁骑卫将军秦怀玉统领,余下三千余众目下集中在皇宫中,由程知节统领,据内线回报,其主要防区在东宫乃至通训门一带,另有从陇州调来了三千余陇州兵也在皇宫中,由礼部尚书李道宗节制,其主要防区为承天门、广运门一带,至于两万余羽林军除开宿卫宫中各处以及执行宵禁之兵力外,余者约八千余众全部集中在玄武门一带。”

“很好。”侯君集面色沉稳地点了下头,紧接着追问道:“京中诸王可有何异动?”

“禀陛下,公爷,据目前所得消息来看,魏王、吴王如今已是全府戒备,暂时未曾有异动,其中魏王府公有甲士一千九百余人,再加上其府中所暗藏的力量,能调动的兵力约为三千人左右,吴王那头也大致如此,据查,两府目下均未定下动与不动的策略,尚在观望之中;越王如今已率府中亲卫一千两百余众会同一千羽林军上街宵禁,目下在南大街一带转悠,疑似与蜀王有私下沟通之可能,据线报,今日午时、申时蜀王曾两次上越王府拜访,其中申时蜀王曾与越王在越王府密会,具体所谈事项不详,据推断,二王所谈之事极有可能是冲着陛下而去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