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龙争大唐 > 第四百三十四章父子夜谈

第四百三十四章父子夜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哦?怎么,尔不敢为么?”李世民眼中掠过一丝精光,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

李贞一躬身,很是诚恳地说道:“父皇,儿臣身为人子,为父皇分忧乃是儿臣应尽之责也,但凡父皇有令,儿臣自当效犬马之劳!,然则儿臣对征高句丽之时机却尚有疑虑。”

李世民对李贞的回答颇有些子好奇,待得李贞话音一落,紧赶着便追问道:“疑虑?尔有何疑虑且说来与朕听听。”

“父皇明鉴,儿臣以为高句丽小儿辈无礼猖獗,是该重惩以彰显我大唐之凛然正气,此乃毋庸置疑之事也,且其国小民寡,偏居一隅,何时伐之尽可由我大唐定夺,大军所向,无有不胜,然则,明岁却另有一场动乱须得我大唐加以关注——薛延陀明岁必有内乱,据儿臣所知,薛延陀可汗夷男近日时常呕血,早已卧床不起,恐难拖过今冬,其二子拔灼与大度设如今正各自秣马厉兵,整军备战,一旦夷男身死,双方必然将有一战,是时,草原必将大乱,正是我大唐放马草原,彻底降服此獠之最佳时机也,错过明岁,则恐有后患矣,此儿臣之愚见耳,望父皇明断。”李贞深吸了口气,将所思所想一口气地道了出来。

草原游牧民族向来是中原政权的心腹大患,这一点熟知历史的李世民自是心中有数得很,实际上,尽管如今的薛延陀已臣服于大唐,可李世民对其还是深为忌惮的,自是没少花精力去了解薛延陀的动向,李贞所言之事李世民自也是知晓的,然则李世民却并不认可李贞彻底征服草原的想法——在李世民看来,薛延陀大乱之余,其实力必然大损,无力进犯中原已成定局,只消对仆固等草原大部落加以扶持,便可起到牵制薛延陀汗庭之效果,压根儿无须派兵前去征讨,左右无论是何人当了薛延陀的大汗,最终还是得有大唐的册封方得名正言顺,再者草原地广人稀,便是占了下来,也无法稳固统治,倒不如护扶持个弱国,而后设些制衡手段来得实际,故此,尽管李贞畅畅而谈,李世民心里头却是大不以为然,耐着性子听李贞说完之后,这才皱着眉头道:“尔能有开疆辟土之心愿朕是欣慰,然,朕以为征伐虽易,治理却难,一旦稍有闪失,全功尽弃不论,恐战祸不断矣,尔可虑及此事否?”

“平身罢,尔用了膳么?”李世民挥了下手,示意李贞平身,微笑着问了一句。

李贞没想到老爷子一见面就问吃了没,一时间还真有些子反应不过来,愣了一下之后,这才紧赶着答道:“尚不曾用,先前国子监太学博士林大人等官员来访,耽搁了些时辰,儿臣急着来见父皇,这膳也就没来得及用了。”

“那正好,朕也没用,尔便陪朕一道用了罢。”李世民点了点头,随意地吩咐了一声。

“是,儿臣遵命。”李贞闹不明白老爷子这究竟唱的是哪出戏,然则老爷子既然了话,那也就只能遵命从事了的,这便恭敬地应承了一声。

“来人,传膳!”李世民提高声调喊了一声,自有一起子小宦官将已然备好的膳食一道道如同流水线般地呈了进来,满满当当地摆了两几子,父子俩各分上下而坐,这晚膳便算是用上了。

李贞有着统一草原的雄心,自是考虑过治理之难,说实在的,李贞对此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毕竟草原民族游牧成性,流动性太大了,狼性十足,要想同化之,其难度实是太高了些,这一点从西域之北疆反馈回来的信息便能略窥一二——南疆稳固,北疆虽也无太大的战事,可治理起来,进展却极为缓慢,尤其是文化推广上所受的阻力极大,尽管秦文华产精竭力,可对此也只能是勉为其难地硬撑着,若不是有林承鹤率大军弹压着,北疆诸降服部落只怕早就乱将起来了,相较之下,民族更多、地盘更大的蒙古大草原要想治理好,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的,然则不管怎么说,李贞既然下了决心,自是会去尝试一回,至于功过是非,那就由历史来定夺好了,当然了,李贞这些想法只能藏在心里,却实不足为外人道哉,此际之所以提出征伐薛延陀之事,不过是为了应对征高句丽的权宜之策罢了,此时见李世民摆明了不赞成自己的主张,李贞自是不会傻到跟老爷子去争辩的,这便躬了下身子道:“父皇圣明,儿臣远不能及也,只是儿臣以为纵使不将草原纳入我大唐之版图,明岁一战亦势不可免。”

宫里的膳食李贞是打小了起便吃怕了的,他自个儿的东宫里却是从不整这么些玩意儿的,大体上都是让大厨们现炒现用为主,此时一看满几子全都是些温火膳,头皮便是一阵麻,可来都来了,这膳就算再难下口怎么着也得好歹用上一些,再加上老爷子就坐在对面,李贞也实是用不怎么下去,将就着扒拉了几口,陪着老爷子说说笑笑了一回,也就算是应付了过去。

父子俩用膳都快,多半会之后,李世民便停了箸,由一旁侍候着的小宦官们送上了青盐、面盆等物,漱口净手了一番,这顿便饭也就算是收了尾,待得一众小宦官全都退下之后,李世民缓步走回了文案后头,一撩衣袍的下摆,坐了下来,抬眼看了看垂手而立的李贞,淡然地问了一句道:“说罢,见朕何事?”

来了,总算是来了!一听到老爷子开口问事,李贞心头便是一紧,略一沉吟,稳定了一下心态,而后目视着李世民,很是平静地开口道:“启禀父皇,儿臣此来乃是为了征高句丽一事,有些想法想报与父皇。”

“嗯哼,说罢。”李世民一听李贞如此直截了当地便将事情摆了出来,嘴角一弯便即笑了起来,比了个手势,吩咐了一句。

“父皇明鉴,此数日来,众朝臣纷纷到儿臣处探询征高句丽一事,言战言缓皆有之,更有房相、诸相及长孙大人皆出言欲保荐儿臣为帅出征,儿臣实是惶恐之至,特来禀明父皇。”李贞面色肃然地将实情倒了出来,丝毫也没有半点的隐瞒。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