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龙争大唐 > 第五百三十四章血洗安市城(五)

第五百三十四章血洗安市城(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啊……”杨万春一听,整个身子不由地便是一个哆嗦,伸出颤巍巍的双手,从侯涛的手中接过横刀,捧在手中,老泪纵横地哭道:“高将军,是杨某拖累了你啊,您且走好,杨某随后便下去给您陪不是了……”杨万春这么一哭,一众军民全都跟着放声大哭了起来,原本稍见平稳的场面立时又乱了套。

高怀龙乃是高延寿的老部下,又是高延寿的堂弟,早些年彼此的感情还是很深的,这会儿听到高怀龙自刎殉城的消息,高延寿的心里自也难受得很,可一见街道两边的火势越来越大,呼吸都已有些子困难了,不得不将心中的哀恸收敛了起来,紧赶着对杨万春喝道:“杨老弟,火头渐大了,此地非久留之所,何去何从,尚请尽快择之。”

高延寿这么一喊,正自放声大哭的军民立马就静了下来,全都将目光聚集到了杨万春的身上,虽无人开口催促,可一张张脸上露出的全是求生的期盼,这令杨万春更是心如刀绞,黯然神伤之余,摆了下手道:“两国交战,百姓无辜,杨某无能,连累父老乡亲们受苦了,而今既已战败,一切罪责杨某全担了,烦请高将军上禀大唐太子殿下,饶了我满城子民之性命罢,杨某就在此处,要杀要剐,全凭尔等处置便是了。”

“杨大人,您不能啊。”

一众唐军火枪手都是从西域各军中精选出来的百战之士,各个手上都有着无数的鲜血,对他们来说,杀人不过寻常事耳,然则战阵上杀敌与杀戮这等已无抵抗之力的民众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这一通子射击下来,皆一些子手足酸软了的,只是先前拘于上令,不敢停手,这会儿军令一下,自是全都求之不得地停了下来,战场上唯有高句丽民众那撕心裂肺的惨嚎声依旧在响个不停。

高延寿一见火枪队停止了射击,暗自松了口气,忙不迭地站了出来,对着李贞躬身道:“多谢殿下宽宏,老臣这便前去劝降,还请殿下稍候。”

“嗯,那就有劳高爱卿了。“李贞温和地笑了笑,虚抬了下手,示意高延寿不必拘礼。

“不敢,老臣告退。”高延寿恭敬地应答了一声,后退了两步,而后一转身,领着几名亲兵,脚步匆匆地不远处的那座尸山走了去。

高延寿本是高句丽之重臣,又是高句丽王室中人,虽说前年牛栏山一战之后,迫不得已降了大唐,这一向以来对大唐也算得上是忠心耿耿,然则其内心深处却依旧将高句丽看成自己的祖国,此际踩着城中军民的尸体堆往前走,高延寿的心沉得直滴血,可却不敢所有表示,只能一边一脚高一脚低地接着往尸山上走着,一边假借着拂赶身前的烟雾,悄悄地拭去眼角的泪水,一路跌跌撞撞地爬过了尸山,入眼便见无数安市军民正没头没脑地在街上乱窜着,哭喊之声震耳欲聋。

“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高延寿眼瞅着城中百姓挤成一团挣扎求生的惨状,苦笑着摇了摇头,口中喃喃地念叨了一句,而后立马收住了心神,运足了中气断喝道:“杨万春,高怀龙,尔等何在?老夫奉太子殿下之命前来,还请二位出来一叙。”高延寿这么一喊,一众慌乱的军民这才注意到炒豆般的枪声不知何时竟已经停了,尽皆稍安定了些,各自惶恐地站住了脚,四下里张望着,想要寻觅出高、杨两位耨萨的身影之所在。

“是杨大人,杨大人在这里。”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嗓子,一下子就将众人的目光全都吸引了过去,但见十几名手持利刃的军卒之中,一身破烂官袍的杨万春正缓缓排众而出,身形虽狼狈不堪,可脸色却依旧镇定得很,不时地与身边出言问候的军民们点头致意——先前大乱之际,杨万春被亲卫们拼死护卫在中间,虽不曾受伤,可受推挤却依旧是不免之事,其身上的官袍便是在大乱中被扯成了破麻袋。

“高将军请了,杨某在此,尔有甚话便请说罢。”杨万春大步走到尸山堆前,仰头看了高延寿一眼,很是镇定地说道。

望着杨万春那张憔悴的脸,高延寿心里头忍不住便是一阵心酸,长叹了口气道:“杨老弟固忠臣也,某不及远甚,然,今大事已定,再多坚持,不过是徒伤百姓之命罢了,实于事无补矣,老夫不忍见也,特请殿下开恩,若杨老弟肯就此降了,城中百姓皆可因此而活命,何去何从,唯请杨老弟自择之。”高延寿话说到这儿,顿了一下,往人群里看了看,这才迟疑地问道:“为何不见怀龙老弟?”

杨万春先前光顾着率众杀出城门,并没有注意到高怀龙的身影,此时听得高延寿问起,也为之一愣,回头看了看人群,略等了好一阵子,也没见高怀龙走将出来,这便以为高怀龙已死在了乱军之中,心里头不禁为之黯然,默然地回过了身来,刚要出言答复高延寿的问话之际,却见人丛中一阵混乱,大将侯涛手捧着一把血淋淋的横刀排众走了出来,径直跪倒在杨万春的身前,大哭道:“杨大人,高将军不肯弃城,已自刎殉国了,唯留佩刀在此,请杨大人过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