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梦回大明春 > 492【王尚书】

492【王尚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惇说:“父亲又是何必呢?”

杨慎拍拍兄弟的肩膀:“父亲,也有难处。”

官场的事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杨廷和若不苦苦硬撑,以皇帝对王渊的宠信,内阁首辅就会变成应声虫。他不想做泥塑的首辅,只能选择打压王渊,虽然早就压不住了,却已经骑虎难下。杨廷和的盟友和党羽,不容许杨廷和妥协,这关系到无数杨党之人的仕途,因为王渊那边的人也会排除异己。

能主动讨论王渊的封赏,已经算杨廷和可以释放的最大善意。

“父亲,听说王若虚要做尚书了?”次子杨惇问道。

杨廷和说:“你怎知道?”

杨惇笑道:“毛尚书既殁,自是王若虚擢升,哪还需要去打听?”

杨廷和训诫说:“做好你的主事,不要去管谁当尚书。”

“是,”杨惇欲言又止,“父亲,孩儿与兄长都觉得,您不该跟王若虚斗。不是说父亲斗不过他,而是没那个必要,你们……你们根本就不是同一代人。”

杨廷和如今年事已高,又没机会扳倒王渊,现在王渊做了尚书,还有什么可争斗的?

真把王渊惹毛了,生生熬死他,再来个秋后算账咋办?随便定个罪名,就能从坟里挖出来鞭尸!

鞭尸肯定夸大,但杨廷和得为两个儿子着想。特别是长子杨慎,才华横溢却不适合为政,若不修复跟王渊的关系,今后杨慎多半仕途艰难。

杨廷和懒得解释,挥手让儿子退下。

杨惇是正德十八年进士,庶吉士散馆之后,获授正六品刑部主事。

从这个安排就能看出,杨惇肯定是三榜进士,否则他考上庶吉士之后,绝对会选择留在翰林院。只因三榜出身的庶吉士,留在翰林院也没啥用,还不如直接扔去六部为官,靠着父亲的关系能从主事坐起。

杨惇离开书房,跑去找到大哥,叹息道:“唉,兄长,父亲糊涂啊。”

杨慎训责道:“你怎能如此说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