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59章 后勤问题

第59章 后勤问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实话,起初这些商户们对这个新概念的东西还有些不放心——招标通知上写的是:应标商户需全权负责龙卫军粮草、马料、饮水、药材甚至燃料的供应。商户要自备运输车辆,全程跟随军队出征,随时将物资运送到后勤司指定地点。

这其中的风险还是非常大的。例如跟随龙卫军出征,中国人打仗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劫粮草、烧粮草之类,也就是说一不小心这批物资就会灰飞烟灭。

另外明代可没有什么公路,运输成本相当高,甚至会超过粮草本身的价格数倍。

直到朱琳渼表示,被敌军劫持、损毁的粮草一经查实,费用由龙卫军承担八成。运输费用按军队距离产粮区距离计算,走得越远运费越高,并且会通知沿途州、县给予一定的护送。

最重要的是,龙卫军对后勤承包商以现银结算!物资交付,立刻付钱。

军队后勤物资的采买将不再经过各级军官的手,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贪污经费的可能。龙卫军现在人数还少,加上朱琳渼的个人威望,暂时还未出现贪污的情况。

但以后十几万大军的后勤绝非他能管得过来的,也必然会有见利忘义之人上下其手。所以在一开始就用制度将贪污的可能性控制到最低,便是他唯一的选择。

其实在明末时分,还是有不少明军的战斗力足以和清军正面一搏的,但往往是糟糕的后勤保障能力最终拖垮了他们。

就在不久前,浙江的数万义军就因为粮草物资不济,最后导致全军解散。类似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

龙卫军的招标效率很高。招标会当天,仅一个时辰工夫,便有数家商户分别中标多个采购项目。

合计,5000套棉衣、蓑衣、棉被价格7700两,由赣州府刘记中标,还免费赠送了驻营时缝补的服务。

军装2000套和皮靴2000双,依旧由以前的供货商赣州府甄家和龙南薛记中标,价格比上次那批还低了一成。

1000套及膝棉甲要价16000两,中标的是徽商张家。

要说徽商的确实力不俗,虽然安徽大部分已被清军攻陷,但张家在全国各地的买卖却依旧照常进行。尤其像棉甲这种军用禁运品,张家竟有办法从长江以北运到赣州来。

最后,这次招标的重头戏,也就是承包龙卫军后勤粮草供应的投标开始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