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112章 筹划格致学府

第112章 筹划格致学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行不多时,车马便已到了苏记铁场近前。

这里和朱琳渼刚接手的时候已完全不同,粗壮的木栅栏圈起了附近二十亩地。反正这河滩荒地价格极为便宜,朱琳渼先前索性花了百余两,一口气买下五十多亩。

铁场已经扩建了数次,如今已拥有两座日产两千斤生铁的高炉。不过由于苏记铁场的技术先进,产出的铁质量非常好,即使这么高的产量也完全不愁卖。

而铁场东侧那一大片员工宿舍几乎已经住满,正在进行二期建设。

“暂时还不会。”朱琳渼摇头,旋即又肃然道,“但我定会努力使之成为现实。仅靠四书五经,是难以强我大明的。”

宋应星这才知道陈王殿下竟有如此抱负,心中更是震撼不已。

朱琳渼又问道:“那学府授业老师方面宋先生可有人选?”

宋应星略做思索,点头道:“学生倒是有几个人推荐给殿下。其一是徐司务的四位兄弟,俱得徐阁老真传,学识不凡。他四人不愿入仕,但若是传道授业,他们当不会拒绝。

“其二是徽州方以智,著有《物理小识》一书,尤对物理所研颇深。学生与密之有些渊源,可写信招其前来授课。”

“只是,”他有些发愁道,“他们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徽州,这两地现在都为建虏所据……”

“我来想办法,”朱琳渼道,“这样的人才对我大明非常重要,想尽办法也要将他们接到赣州来。”

而后两人又商讨了格致学府的规划。

有了皇家军官学堂建成之后空置的经验教训,最终朱琳渼决定先买一所能容纳百余人的房舍便好,重点要放在实验室的建设上。

饶是如此,他估计也得投入近万两,但,教育上的投入绝对是值得的。等大明有成千上万个宋应星这种科学人才的时候,大明的工业化进程才能一帆风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