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出狱后的彪悍人生 > 第1267章 美誉

第1267章 美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新闻中,王辉的姓名条上虽然只打出了“某企业负责人”的标题,但是把王辉的声音作为画外音播出的时候,镜头却是播放救援现场的画面,背对众人的丹辉重工员工们的背心中间的企业名称,显示了大概两秒。

这,就足够了。

如果丹辉重工是个上市公司,就这两秒钟镜头,足以让股价上扬。

而现在……辗转通过各种方式来打听丹辉产品的人络绎不绝。

石志明电话都接不过来。

可能很多后续研究数据还没有获得,而原型机就已经出现了大幅磨损,毕竟震区的地理环境可不是一马平川,而更多的是极端情况,原型机几乎是用最大上限在工作。

据说,三台原型机在洪龙镇清理完学校废墟之后,又被调往临近的现场执行救援任务。

可想而知,当震区救援任务完成的时候,三台原型机指不定已经朝着报废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王总,难道您就不心疼么?”记者内心敬佩,所以有意识得帮助王辉塑造形象。

“当然心疼,因为我们还有很多正常作业下的数据没有积累,但是和救灾比起来,我们企业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才是最重要的,机器没了可以再造,但人是无法复活的。这不需要想,不管是谁都会做出救灾的选择。”王辉面对镜头坦然道,“而且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和企业,也和我们丹辉重工一样,只是我们的目光还没有注意到他们。”

大家都不傻。

灾区的地形条件是最复杂的,而丹辉的原型车能够一直被用来救灾,那说明适应能力极强,而且是高强度作业。

这种工程车,谁不喜欢?

“对了,我们丹辉决定,向灾区追加捐款五十万。”王辉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咬牙,又掏出五十万来。

“我替灾区群众感谢丹辉的付出,感谢王总的援手。”记者很动情。

当晚,这条采访就被采编播出。

企业家初创业,遇到灾情,毅然用价值不菲的原型机来救援灾区,这种精神很具有代表性。

于是当晚,这条素材就被广电内部通过特有管道,报到了北京的央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