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时行 > 第一三九章 赐命从何来?

第一三九章 赐命从何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晌午时,徐婆惜来了。

玉尹取出《牡丹亭》的谱子,在庭院里咿咿呀呀拉响,指点起徐婆惜的唱腔。

前面曾说过,徐婆惜是太仓人,虽离家日久,却难免带着些太仓的口音。若平日里说话还好,可一旦开了腔,便无法掩盖。这倒是正合了后世昆曲的一些特点,要知道那昆曲最初,也正是从太仓小曲演变而来。这一点,徐婆惜有天然优势。

这唱念做打的功夫,不需玉尹传授。

关键是在唱腔上,徐婆惜还需要进行一些专门练习。

“那如何才能使意气为君,骨肉为臣?”

燕奴歪着小脑袋想了想,“阿爹生前说过,于细微处见真功夫。小乙哥不妨多养精神,比如练练琴,写写字,还有平日里坐卧行走多些留意。而今你功夫登堂入室,却总让人感觉有些锋芒毕露。什么时候小乙哥能收敛起这锋芒,便能领悟这其中奥妙。”

玉尹,陷入了沉思。

燕奴平日里,总是给人一种邻家小女孩的感受,根本无法觉察出她的锋芒。

若不是发怒或认真时,谁又能想到这外表柔柔弱弱,看上去娇小玲珑的小姑娘,竟然还是一位高手?

玉尹倒是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后世一些练气发声的基本功,先教给徐婆惜练习。

然后又尝试着让她唱上一小段,一点点的加以改正。

玉尹不会唱昆曲,却认得一些昆曲大家。

所以对于昆曲的特点,也都了然于胸。而徐婆惜呢?底子极好,人又非常聪明……

看她练功,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燕奴昨日说出来,玉尹甚至不知道,燕奴是如何练功。

于细微处见真功夫吗?

玉尹,顿时若有所悟……

++++++++++++++++++++++++++++++++++++++++++++++++++++++++++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