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鬼马喜剧之王 > 第二百七十章 邵氏的昏招

第二百七十章 邵氏的昏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虽然演员成本相比邵氏来说的确增加了不少。但是同样在道具、摄影、场面等铺排上,许氏所拍的电影也的确比邵氏高上一筹。

邵氏到现在为止都还是在影城内搭棚拍摄,这是大片场大影城的好处。但也是他受局限之处。

邵氏影城再大,一年拍几十部片子,该取的景也都取到了。一个布景这部片子拍完,下一部片子继续拍,让观众还以为花钱看了同一部片子,怎么能让人觉得这钱花的值?!

而许氏因为舍得花钱,所以可以远赴韩国、台湾、日本、罗马等地取景,实景拍摄自然要比棚内布景来的逼真,而且坐飞机去国外拍外景,也让观众潜意识的就觉得这部戏投资大,花钱买票看得值。

这就会导致邵氏观众越来越少,而许氏观众越来越多。不过这个道理,好莱坞的诸位电影人也是吃足了苦头儿,足足想了好几年才琢磨透了这个道理。邵艺夫爵士如果想堪破这个谜团,就不知道要多长时间了。也不知道等他醒悟过来之后,还能不能来得及变更举措了。

在此情况之下,有电影公司就采取缩减投资,大批量上映小成本电影的方法,期待能够获得盈利。

但是这样一来,电影的质素自然下降,不仅没有召回失去的观众,还让本来喜欢看电影的人赶到了电视机前边。

观众也有自己的道理,“电影拍得和电视一样了,干嘛还要花钱去影院呢?”

后来,电影公司意识到这种错误,知道选择低成本大批量的上映影片。并不能振兴电影产业,反而会让他持续不断的萎靡下去。

于是改变了以前的种种谬误,选择高成本大手笔的投资,然后尽量延长电影的上映档期。

……

“邵氏要麻烦了。”许贯武一看邵氏连着上映三部影片,就知道它挺不了多长时间了。

果然大成本投资的电影场面宏大,明星众多,故事曲折,再电视机前根本享受不到这种视听盛宴。

于是观众又被吸引,重新回到了荧幕前,虽然与四零、五零年代的观众数目不能相提并论,但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回升。

现在的邵氏其实就好像六零年代末的好莱坞影业公司。希望用低成本大批量的电影来获取盈利。但这样一来反而会让观众感到厌烦。

之前邵氏平均投拍一部戏的成本在五六十万港币左右,这样一来票房只要有七八十万,就已经算是赚钱的了。

但许氏现在投资拍戏的成本,却基本都在八十万港币左右。洪京宝、元飚师兄弟的《败家仔》、程龙的《醉拳》、楚原的《流星蝴蝶剑》。成本都在百万港币左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