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书剑盛唐 > 第四百三十二章 玉门关

第四百三十二章 玉门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班超年迈思归,上书称:臣不愿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中原王朝自西汉开始经略西域,李诚目睹雄关在前,不禁追思前贤。

“还有这事?不想如班定远者,亦有此等感叹。卑职读书太少了。”裴行俭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是真诚的。换成别人说这个,他肯定会怀疑一下,你是不是不在编段子。但说这话的是李诚,那就没啥可怀疑的。

这个段子的真假李诚无从考证,他也就是偶然读书得见。可以确定的是,玉门关对于远征西域的汉家儿郎来说,实在是太有象征意义了。过了玉门关,就是家乡。

你个门阀子说自己读书少?你逗我玩呢?你这么说话不怕被流氓打么?李诚刚要吐槽,想起来了。关于班超的这段话,出自张岱《夜航船》,这哥们可是明朝人。关于张岱斯人,也是个很有趣的家伙。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找他的资料来看。

无法吐槽,李诚只能把装逼进行到底:“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古代的行军速度怎么都不能算快。唐军算是精锐之师了,在官道上的行军速度还能保持一日百里。也就是每天五十公里,这还要归功于炒面。中午的时候就在路边休息,吃点炒面喝点水,吃饱了休息一会,继续上路。

炒面这个东西,自然不能顿顿都吃的。这东西其实并不好吃,而且还比较干。

晚间宿营之后,吃的自然是地方上提供的小米饭。菜也是简单的干肉和菜干汤,用汤泡小米饭来吃。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里好几万人呢,陇右一带地广人稀,很难供给的上。

这个季节新鲜蔬菜和肉,那是想都不要想的。各领军将领倒是能吃上一点地方上提供的羊肉,但是李诚却不肯肚子享受。晚饭的时候,直接大锅架起来,烧肉汤与官兵共享。

在鄯州营的时候,李诚名声不显,自然是可以吃独食,但是带兵出征,别的不知道,同甘共苦才能上下一心,这点李诚是知道的。不就是吃点苦么?带了辣椒酱的李诚表示没压力。嗯,老干妈了解一下。

裴行俭没想到李诚冒出这么一句,不禁感叹,露出向往之色:“红颜易老,英雄迟暮。岁月之殇!无怪有看破红尘者,修行于事外求长生。”

李诚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是不是拉这货一起说相声,捧哏的水平很高嘛。不过他向往的那些修行者,现在都是山中的一堆白骨吧?有的可能连骨头都没剩下都不好说。偏偏这时代的人都信这个,李诚还不好打击他。

早晨起来,吃一顿面条,加两勺子辣椒酱,吃的一头是汗。这算是李诚个人的特别待遇。随军的五十亲兵,人人都带了不少辣椒酱。因为产量的问题,目前能吃上辣椒的还是少数。

陇右的情况已经不乐观了,至少这是李诚曾经经历过的,当年从鄯州回来的时候,情况比现在还差点。但那时候的李诚跟现在不一样,那会带着一帮人,很好对付。现在带着的整个后军,人多车多,方方面面都要关注到。

这一次比上一次进军松州,还要辛苦很多。这一路只能咬牙坚持,但是更艰苦的在后面。

玉门关就在眼前时,李诚稍稍踌躇,策马登高,极目远望,大河奔流,雄关磅礴。玉门关的来由是羊脂白玉,汉朝的时候,西域的羊脂白玉经过这里,进入中原。故而得名!

“总管,这就是玉门关。”裴行俭一脸严肃,无论是谁,面对雄关豪气顿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