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曹贼 > 第651章 分崩离析的前兆

第651章 分崩离析的前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哪知道,到了成都,法正才知道世事艰难。

他没有任何根基,虽被刘璋收留,却不得刘璋看重。相比之下,同乡孟达因武艺卓绝,从军而得重用,被刘璋的心腹大将张任所看重,提拔为校尉。法正靠着孟达的接济,在成都勉强过活。不过,也因为这段时间的落魄,他倒是结实了不少成都名士。即将到来的张松,便是其一。

建安七年,法正在益州滞留七载,才在张松的推荐下,被任命为新都县令。

只是,那新都也是个极为复杂的地方,法正本身也不是一个善于内政治理的人物。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他在新都待了三年,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开。不过幸有张松帮衬,回到成都之后,又担任了代理军议校尉。

什么是军议校尉?

你这家伙,可是刘备入主西i”建立蜀汉的元勋功臣。刘备夺取益州成功,便授予法正高位,在蜀汉集团当中,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后来,又是这法正献策,鼓动刘备攻取汉中,并献计斩杀了夏侯渊。

刘备资历汉中王以后,法正被任命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对于法正的奇谋妙策连诸葛亮也为之赞叹。这样一个人,曹朋又怎可能不知晓他的名字和来历呢?

不过,法正不是益州人吗?

怎地听他口音,却好像是关中人士,而且他自己也说,是扶风哪人。这个‘郿人’,是扶风哪县人士的意思。这家伙是关中人士吗?亦或者,和那历史上的法正,并不是同一个人?

可他也说了,他叫法孝直嘛!

简而言之,就是类似于后世参谋的职务。

军中有事情的时候,你过去旁听一下,提一些建议。当然了,会不会被采纳,是另外一回事。

后世不是有一句话吗?

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

又是从益州而来,想来不会有错。

想到这里曹朋已经站起身来,绕过书案走到法正面前,“未想竟是孝直先生当面朋方才多有得罪,还望勿怪。”

法正闻听,不由得心里一阵激动。

他连忙还礼道:“法正不过一卑贱之人,焉得公子如此大礼?“

法正并不是客套,而是发自肺腑之言。他原本是扶风郡郿县人士,其父法衍,也是当时关中高士。后来因得罪了权贵,而罢官去职,最后郁郁而终。在建安无年时,关中大乱。汉帝东归,李催郭汜又生了矛盾,相互攻击,令关中大地,狼烟四起,混乱不堪。在这积情况下,法正和同乡孟达,一起入蜀避难,投奔了刘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