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 > 第105章 羞愧

第105章 羞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至于谷华夫妻,心里着急却嘴笨,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

好一会后,徐阿婆才面沉如水的开口道:“要我这个老婆子说的话——是谷余这个作舅舅的没规矩。”

“外婆!”听了这话,陶小霜不禁又惊又喜。

程谷余却只觉脸上**辣的一片,不由叫道:“妈!这叫什么话!”

徐阿婆一脸平静的道:“我说的是实话,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在70年代,别看上头三申五令的说——个人不准买卖票证,其实私下里各种物资票证是最热门的商品。就拿4弄2号的吴家来说吧:因为吴家穷,很多票发下来都不用,所以邻居们常有偿‘借用’他家的票证——花钱明买是犯忌的,一般都是以物换票;比如吴剪刀,他每个月都会借用吴纪的中档烟票,等到了年底,作为回报吴剪刀会买些年货送给吴家。

至于黑市票,那就是明码实价了。这两年里,陶小霜和孙齐圣在老鳖那里买过不少票证,光是粮票,每个月两人都要各买3、40斤;就在上个月,陶小霜才买了8斤的棉絮票和6米的布票,置了两床新棉被。

这样一来二去的,陶小霜对黑市票的价格也就了然于胸了:通常,粮油米票的价格是比较固定的,差不多是卖价的6、7成;而糖票豆制品票和布票之类的就比较贵了。1斤糖票的价格最便宜也在7毛以上,而在国营商店里一斤白糖也才卖7毛8而已。至于工业券之类的票证则随行就市,流通多买家少时就很便宜,1张1毛的工业券陶小霜也买过;而流通少买家多时就价格飞涨,1张券喊价5毛的时候也不是没有。

所以,每个月18块钱的生活费看来不少,但不含票证的话要养活一个人还真不够。这个帐其实特别好算,大舅程谷余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于是,陶小霜把话一挑明,就见大舅的脸上立时变了色,先是脸红耳赤、眼神闪烁,继而就咬着牙恼了,“小霜,家里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不懂规矩!”

程谷余自觉脸皮都被撕了下来,他喘着粗气站起身,一把拽住儿子的胳膊,“迎军、采红,我们走,这家里已经没有我们站的位子了!”

程谷余色厉内荏的骂完,心里却在嘀咕,这一向乖巧的侄女怎么突然转了性,活像她妈似的,脾气这么冲。

被骂的陶小霜心里则更气了:一不占理就拿辈分说事的长辈最讨厌了,自己对迎军哥还不够好吗,对采红还不够忍让吗?大舅不念这些好不说,还无端的来揭自己的疮疤。是看自己好欺负吗?

陶小霜越想越气,也不和恼羞成怒的大舅争嘴,只看向徐阿婆,问道:“阿婆,到底是谁没有规矩?”说完,心里觉得实在委屈,她的眼眶不觉就湿了,同时又忐忑,外婆会偏心大舅吗?

这时,在场的人里最尴尬的就属迎军了,一方面他觉得陶小霜的话说得没错,可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这话太伤他爸的面子了,而伤他爸的面子也就伤了他的面子,于是他的脸不由也红了。

采红则捂着嘴,遮住了上翘的嘴角,只留一对眼珠子东看西看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