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零七章 义说关张

第二百零七章 义说关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小义只是针对个人,一些人。而大义却是针对整个国家、民族与百姓的利益。大义永远高于小义,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当舍弃小义而遵行大义,才是义者的正确选择。这点,不知你二人认可否?”

关羽与张飞细细的思量了一会,终于点头认同了何白的说法。何白于是又道:“玄德兄长的志向是匡扶汉室,拯救万民于水火。但以他之能,根本解决不了国家的动乱之源,特别是士族豪强对国家的侵蚀,对百姓的压榨。他的愿望只是恢复先祖的荣光,加入到士族豪强之列,让子子孙孙重复对百姓的压榨。直至天下再度大乱。”

“我虽出身南阳何氏同族,但在入雒阳之前,从未与南阳何氏有何关连,可说世代为民,深知百姓之苦。我的思想与陈涉略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之志向便是改革天下,消除动乱,藏富于民,使士农工商卒五行平等,人人皆可成为龙凤。从而强盛国家,壮我炎黄,使我华夏民族永远屹立于世。”

“因此,我的志向便与玄德兄长的志向相背离了。只是相较来说,我的志向不但安内,还要扬外,更要为我华夏千万百姓的百年发民谋利。因此,相比玄德兄长的志向更胜一筹,也更符合天下之大义,不知汝二人认可否?”

关羽、张飞二人坚难的点点头,二人之勇,世所罕见,皆有国士之才。然而就是出身的原因,使二人老大也不为他人所知,也不为他人所敬。如许多恶毒贪婪,又无才无德之辈,却每每占据高位,炫耀家门,欺凌世人,让二人深恨不已。

接受?还是不接?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决择的决定。

以前大将军之女为妻,这是二人一辈子也不敢想象的大事。如果不接,只恐一生都后悔不已。当若接受,那就与何白真正的拉上了关系,这对大哥刘备来说是何等的不义。桃园之誓犹在耳中,二人岂能背之。

关羽、张飞终于坚难如割的拜辞道:“多谢使君的美意,我二人皆乡野匹夫,粗鲁不文,实在配不上大将军何氏的千金小姐。”

何白顿时满面的失望之色,自带回关张二人后,何白效仿曹操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良宅仆奴应有尽有,从未做过什么恶心人的事情。如今更为他们的人生大事考量,事都做到这一步了,还是不能打动关羽、张飞。难道他们真的如此义气不成?这在后世可谓是绝无仅有的人啊。

何白不由上前一步,拉着二人的手哭泣道:“两位兄弟对玄德兄长如此的义气,我心中甚是敬慕。深恨不得与两位兄弟早些相识,不然也不会如今日这般,你我三人之间始终有一条鸿沟,不得交心也。”

若整个天下都如北海这般治政选才,对世人来说,不亦是人间天堂。只是要让二人背弃刘备,背弃誓言,从而选择何白,却又万分的坚难。

何白继续说道:“如今我迫服了玄德兄长,玄德兄长也发誓辅佐于我。但是我知玄德兄长绝对不会甘心,日后必有反复之时。而你们二人,就将是玄德兄长反复的最大臂助也。如果你们继续相助玄德兄长,那日后兵连祸结上百年,百姓十不存一,华夏苗裔恐将灭绝,此皆汝等只守小义之祸也。”

“如果你们能够禀持公正,遵行天下大义,不助玄德兄长成事。玄德兄长纵然有心,亦无能为力,只得安心助我。如此可以为国家减少不少的动荡时间,百姓也可早日回复到安定的生活之中。有我治政,不消十年,就可使国家恢复到强汉之时的盛世。你们也正好才盛年,或可效仿霍骠骑封狼居胥,扬威异域也。”

“我与玄德兄长是于世共存,还是共亡?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存亡,百姓的生死,皆在汝二人的一念之间,还望汝二人细细思量……”

两个平日里一文不值的勇武匹夫,今日在何白的口中竟然承担了整个国家前途、民族希望、百姓福祉的决择。还承担何白与刘备是两相和睦,还是龙争虎斗。一时之间,二人面色苍白,只感头顶有泰山之重。身子几乎都不能够挺直了。(未完待续)

关羽、张飞也终于激动的含泪拜道:“使君的恩情,我二人深感为怀。只是我二人先与大哥有桃园之义,誓言犹在耳中,不忍弃也。”

何白握着二人的手道:“两位兄弟义薄云天,威武富贵皆不能屈之,今日我是亲眼见过了。只是我最后还有一言,万万两位兄弟细思之。”

关羽、张飞拜道:“还望使君赐教。”

何白擦了擦眼泪,说道:“云长喜读《春秋》,想来对春秋大义十分明了。春秋大义旨在明辨是非、邪正、善恶与褒贬,这对人的思想、精神与修身有极大的好处。然而,春秋大义只是战国时人的官样文章,可读可信,但需辨证细思。”

“义者,有亲朋兄弟之义,有刚正节烈之义,有扶危救困之义,有拔刀相助之义,有疏财仗义之义等等。这些义气,我在云长、翼德身上都能见到,也相信你们能够守持终生。然而,你们多行仗义之事,却不知义之大者,乃是为国为民。汝二人之义在我看来,仅仅只是小义也,远远不如天下大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