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四十三章 给个机会

第二百四十三章 给个机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百万册纸质书籍出现在学官管宁及北海各级官员的面前时,那震憾人心的场面顿让众人淘淘大哭起来。对于何白的态度是彻底折服了。彼时何白正在讨伐董卓,这场景并没有亲见。

加上大兴文教是天下人所共同希望的,所以何白纵然传出了代汉的野心,但青州大多数的官员、世族们对何白还是保以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至少目前青州的治理还真离不得何白,而且也没有比何白更好的选择了。

“吾知晓,使君若能令青州百姓人人皆可读书,此举可说功德无量。千百年后,使君之名可与孔孟先师相媲美矣。”

任旐满面复杂的看着何白,不说寒门,就连庶民都能够读书。这还是在乱世时期,世人谁能够想到?加上其他的善政,如此仁义慈善有大能大德之人,为何就不肯做匡扶汉室的忠臣呢?

何白问道:“三年义务教育将毕,你可知有多少十八岁至二十五岁的学子结业?”

简而言之,如董卓、何白这般掌握大量兵马的豪强可称为军阀。那垄断学术知识与书籍的世族就是学阀了。

然明面上破坏力强的军阀易遭人忌,但暗地里的学阀就不会被人所防备了。只是学阀也不是什么好鸟,不然日后也不会有下品无世族,上品无寒门,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的黑暗时代了。

所以,此时的世家子弟读书,尚且还好,家中自有藏书。自家没有的,但亲朋师友家中却有,大可借来抄写阅读。寒门子弟若想读书那就难了,不说求学的路费钱财一事,光是借书一项就得花费若大的心思。百姓庶民,那是想都别想。

因此有的人终其一生,可能也只是抱着一本残缺不全的书籍苦读。号为“专精”。比如此时有关羽挑灯夜读春秋,以及后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然而自何白到后,北海国八十余万庶民只要想读书的,可以,青少年免费三年义务教育。书籍每半年免费发放十册,三年就是六十册。

任旐迟疑了一下,说道:“听闻北海每县一校,一校可容千人就读,大约会有万余人吧?”

“不错,根据北海各校的统计,半年后,北海第一批学子将有一万七千四百六十五人结业。因去年学校的第二次工程已毕,已扩大至可容纳三千人就读。青州各郡,包括徐州都有不少人前来求学,人数日后年年都会增加。你说,等他们毕业之后,这群庞大的,也算是饱读经书之人将会何去何从?”

任旐一怔,思及何白之前所问,立时汗如雨下,全身颤抖,牙齿得得的乱撞。满面恐惧的问道:“使君……难道是专门来……替换……我等士人的?”

如果自觉所学不足的,北海国各县已逐渐开设图书馆。藏书也正以每月百种的速度日渐增多,每种书籍都有十套,只需花费少量的钱粮就可以借阅。

中老年想要读书的,可以,每日夜间学院都会有一个时辰的夜讲,欢迎世人前来听讲。虽无青少年那般重视,但全无嫌弃之意,一视同仁。

任旐身为清廉的学者型官员,对何白在北海国内的治政魄力大为赞赏,这可是千百年来无人去做的丰功伟业啊。因此何白于北海大兴文教之事,可谓对青州立下了泼天的大功德。

不说其他的难事,光是数以百万计的授课书本、图书馆藏书一事,就令世人无可奈何。光是以抄写的方式,至少需要整整十万人抄写一整年的时间方成。

然而这数百万册的书籍难题在千百年来无人办成,但何白就硬生生的办成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