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寻爱 > 想见你

想见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她只能保证自己在位的时候,尽量来做好,把这项规划做长远做实在,但是这党的官儿,就是一纸文的官儿,今天你还在这儿,明天说不定就挪走了,谁又能说得准呢?所以,张如来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很多人也是吃了亏上了当的,可谓是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张大师,你的话很中肯,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提醒,非常感谢你跟我们说了自己的心里话。”杜睿琪说,“打造木雕之乡,这个决策我和于县长已经初步商定,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好。这个项目,只要我和于县长有一人在安河,就一定会做到底,你可以放心发展自己的事业,不要有后顾之忧。我希望,这项政策推行后,你是第一个发展起来的商家,厂家。希望你能带个好头。”

“好,谢谢杜书纪,我一定尽自己的能力,只持政府,同时也是只持自己。”张如来说。

“时间不早了,今晚打扰张大师了。”杜睿琪站了起来,朝外面走去。

走过那两个首饰盒的时候,杜睿琪还是忍不住看了几眼,真真是个宝贝。谁看了都会爱不释手的。

虽然她没有经历过张如来这样的艰辛,一个人打拼事业的孤独和艰难,但是可以想象,创业的艰苦曾经是那么残酷地压着他。如果当时,政府能出手帮助他一下,或许他的日子就好多了,发展也会比现在更好。

“张大师,你是单枪匹马地干,所以会比较艰难,如果政府在这方面有帮扶资助的政策,像你这样的木雕师傅回乡创业,这条路就不会太艰辛了。”杜睿琪说道。

“对,如果当年我有政府的资助,比如解决贷款什么的,那肯定是轻松多了。”张如来说。

“现在,我们初步有这样的打算,由政府来牵头,打造安河木雕一条街,号召本土本乡的木雕师傅回乡创业,带着他们的技术资金和人脉,回到安河来,你觉得这条路行不行得通?”杜睿琪问道。

“要是有这样的政策那当然是太好了”张如来兴奋地说,“其实,在外面终究没有归属感,无论什么时候,还是会想回来,毕竟这儿才是我们的家,有我们的父母,孩子,是无法割舍的。如果在家乡能赚钱,谁还愿意离乡背井呢?”

于少锋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上车后,于少锋看了看杜睿琪,试探着问道:“杜书纪,觉得张师傅的雕刻工艺怎么样?”

杜睿琪笑着看了看于少锋,看来,这一点是符合抿意的。

“到时候,我们要规划处一条街专门经营木雕,然后让安河木雕实现产销一体化。让本土本乡的木雕大师,都回乡发展回乡创业,真正把安河打造成木雕之乡”于少锋说道。

“这个思路好,我举双手赞成”张如来高兴地说,“不过,我说句两位领导不爱听的话,把安河打造成木雕之乡,这个愿望很好,思路很好,但是,要真正做起来,不是简单的一件事儿,需要漫长的时间,更需要政府制定一个长远的政策。我们干实业的人,最怕的就是政府三天两头的变,一任只管一任的事儿,总是搞半拉子工程。这样就损兵折将,无法长久。”

杜睿琪看着张如来,他的话说得很实在,但是却不中听,没有一个领导愿意听这样的话,但是这确实是事实,这就是中国的实情,也不单单是安河,全国各地都一样。为官一任,政绩一搞,下一任往往很难接上一任的茬接着干,因为那不是他的政绩啊那是给别人脸上继续贴金,谁愿意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于是总是另起炉灶,重新开张,又搞一个新的项目,劳民又伤财。这也是很多地方经济无法为续的重要原因。钱都拿去贴脸子了,真正要投入的地方却没有钱去投入,导致很多很有实力很有希望的项目发展不起来,白白糟蹋了前期的投入,浪费了大量的资金。

唉……杜睿琪叹了口气。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