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寻爱 > 产生很多联想

产生很多联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些事情,都是事后从邹家村传到县委的。

杜睿琪才知道,梁晓素这个看上去很文静很单纯的丫头,其实心思是那么缜密,观察问题是那么透彻,而且有一颗非常博大慈爱的心胸,把这些很多干部都看不上也懒得理的特困人群当做朋友,真诚地和他们交往,和他们交心,给了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理解,这样才获得了这些人的信任,也才能让他们信服。

杜睿琪后来才知道,梁晓素还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了邹家村一对贫困的姐弟上学,现在,那两个孩子估计已经上大学了,而梁晓素对他们的资助会一直到他们大学毕业

就到邹家村去杜睿琪当即决定把李成鑫要走访的点定在春河镇邹家村。

因为这样的话,梁晓素就能够有理由一起随同下去走访了,这个村依然还是她的定点扶贫村,她不再的这一年里,杜睿琪代为管理,并没有划拨给其他人,现在临近春节,梁晓素从外面学习回来,不管她还是不是安河县委副书记,她都可以去这个村里看看,看看那里的村民,看看那个受她资助的姐弟俩。

因为杜睿琪站在安河县的地图前,突然间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春河镇邹家村是梁晓素的定点扶贫村当年梁晓素上任安河县委副书记后,在定扶贫联系点的时候,她自己主动提出要去春河镇的邹家村,那儿是春河镇最穷的一个村,老弱病残很多,留守儿童更多,经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比如老弱病残很容易发生意外,死人的事情也就是常有的。而这些特困户去世后,往往连安葬费都是个问题,这个时候一些家属就会借此找到扶贫的干部,要求解决;再比如孩子上学的事情,也是很头疼,都是留守儿童,经常会发生一些意外,甚至有些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管教走上了邪路。另外,还有职业上访户,经常动不动就连夜去了北京,然后北京方面就要求当地速速去把人带回来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事情都不是很大的事情,但是,扶贫干部却是不得不管,琐碎得很,经常是弄得人一个头两个大,所以很多人都不想去那儿扶贫,但是,梁晓素自己主动要求去。

杜睿琪记得当时开常委会的时候,大家对梁晓素这样主动要求去春河镇邹家村都很意外她一个刚上任的年轻女干部,就敢去啃这样一块硬骨头,确实是有些让人匪夷所思啊

在官场上,很多人的思维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所以,对于这样比较棘手的地方,大家是能躲就躲,能绕就绕,几乎很少有人会主动提出来要去那儿扶贫。

去年年底,杜睿琪和梁晓素一起去春河镇邹家村进行慰问的时候,曾经让安河县委宣传部报道组的夏文俊把这件事情写成长篇通讯发表到了江南日报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文章发表后,这两个孩子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还有医院免费为孩子的父亲进行治疗,这个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一年过去了,这个家里应该有了新的变化,这个时候让梁晓素过去看看,杜睿琪觉得,梁晓素应该不会拒绝的。

梁晓素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根本不知道春河镇邹家村的情况,就这样两眼一抓瞎下去了。

当时很多人都想看梁晓素的笑话,认为她这样一个年轻的女干部,根本不可能做好这么复杂的贫困村的工作。很多人认为,用不了多久,梁晓素就会对邹家村望而怯步,根本不敢去了

可事实却是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梁晓素在那儿蹲守了一个星期后,就和当地的村民打成了一片,更让大家意外的是,邹家村两个老上访户,在梁晓素的劝说下,果真答应以后再也不会上访了,有什么问题直接找她梁书记

梁晓素一个没有什么执政经验的小丫头,愣是在大家的吃惊下把邹家村这个让人棘手的村庄给拾掇得服帖了。至于她是用什么办法,大家也偶也听说过。

据说梁晓素到了邹家村后,没后丝毫的架子,在孤寡老人家里,她会帮老人洗头,打扫卫生;在留守儿童家里,梁晓素就像一个贴心的知心姐姐,跟孩子们谈心,辅导孩子们的功课,很多孩子都亲切地称她为梁姐姐;在上访户家里,梁晓素不仅和他们拉家常,还主动为他们化解问题,帮他们解决了生活上和生产上的很多难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