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道通 > 第九十七章 纳须弥于芥子,兜千秋于须臾

第九十七章 纳须弥于芥子,兜千秋于须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余泽茫然道:“如菩萨所言,我力卑微,父母之恩尚难报答,自不悲耶?”

老人道:“你力卑微,非实相。缺智少定故。如前所言,你身从何来?”

余泽说道:“从父母中来。”

老人道:“此身非父母耶?你身因父有骨,因母有肉,方有七尺身立于世间。欲报父母恩,何不怜己身?”

余泽说道:“我如何不怜己身?”

余泽道:“菩萨因何说我不真言于贪心?我非自辩,实因不解。”

老人说道:“若不因贪心。何言生不知父母?你可忆得坐胎之时,母亲小心翼翼之心。忍受十月之极苦,爱心无怨之恩?”

余泽说道:“不知。何人知生时事?”

老人说道:“你是一人,非一一人,如何问何人不知生时事?如此世间中,有痴傻者,幼时远离父母身。二十年后,路遇其父,心知是早年远离之父,念父名得相认。如所说,你较此痴傻人如何?知父名耶?知母姓耶?一不得知,二不得知。知念皆失。长大成人,唯怪父母遗弃,不知因缘。我今道出根源,你尚用世间愚夫狡辩之言否认,我如何与你言说。”

余泽闻雷鼓天音,心如明镜,照遍前尘蒙昧,于一念间,亲历此生坐胎出胎之相,如此涕泪悲泣,道:“承菩萨雷音,始知失念。菩萨句句实语,非语怪言奇,实乃我智少愚痴。何以故,我生生前,观世间种种恶尘交杂,心厌恶故。坐胎时,晃动灵元,心失定故。出胎时,外浊胎毒,两相欺凌,无忍而失心意。成蒙昧孩童。不复天真童子。如是说,是一贪,贪常乐心悔懊故。”

老人道:“若怜己身,一当惜时。所以者何?你生身时有崖而智海无涯。明世理,复闻道。知周乎万物,济众生而无空过,此为一报父母恩。二当惜身。所以者何?身健体康。则有气力,有气力,则可担当。有担当,方可荷担。昔时孔子言宰予朽木不可雕。是因何故?因其贪睡不知好学耶?怒其不争耶?”

余泽说道:“如我小心短智揣言,身无健康,神困体乏。如何能读好书?譬如高起楼房,地基不牢,砖瓦土泥纵上上选,亦如芭蕉。上难承风力。下难受地震。夫子千古圣人,若只见弟子过失而言其为朽木。何来温良之称?宽心爱护故。”

老人道:“其意如是。若身着百病,一不能求学,二不能安身。休言父母恩不能报,尚累恩亲。”

余泽拜道:“闻菩萨语。终明如何报父母恩,爱身惜福是。”

老人双目微闭,不再回答。

“出胎时,天门未闭,却不识生身父母。后天承恩,自以为当受故。譬如乞丐,求米食于人家。得施者米物果腹活命。心不念施恩,反怪施者不给好物,嫌少愿多,不得生怨。我与父母如是。我为乞丐,父母为施食者。我无生求以生,父母施身故。我难经饥渴冷热,父母施遮盖故。如是说,是一贪,无智贪慈恩故。”

老人说道:“知父母恩,尚可言教。”

余泽说道:“始知恩情,欲报父母恩,父母双亲已不在,我真可悲矣。”

言罢,涕泪悲泣,心摇意沉。

老人斥道:“你心可悲耶?因恩欲报而不得耶?你心小量,父母生你时,求你报恩耶?念你养身耶?唯爱心故,无一一想。恩从何报?若从身报,父母自食其力,身不从你处得。若从物报,物不从你处来,天地恩泽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