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远去的风筝 > 第三十六章,百年大计

第三十六章,百年大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天佑拄着拐杖站在众人面前,对大家说:“蒙韩勇队长垂青,任命鄙人为乌岭特种金属矿的矿长。我是个残废之人,力量有限,这个矿的兴衰,就全靠诸位了。”

说着,他向大家拱了拱手,韩勇再次带头鼓掌,这一回大家学会了,掌声雷动。

张天佑挥挥手,止住掌声,说:“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采矿是怎么回事……”

一讲到采矿,张天佑就完全进入了角色。他侃侃而谈,介绍如何建立采矿的生产流程,如何提高矿石的开采率,如何注意安全生产等等。韩勇给他搬了个凳子让他坐着讲,被他拒绝了,他就这样拄着杖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矿工们有些人听不太明白,有些人则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韩勇一边听一边咂舌,暗自庆幸自己请到了这样一位高人,否则,按张天佑的说法,这个矿再这样采上个把月就无法再采下去了。

张天佑讲完采矿的一些基本要求,便开始行使矿长的职权了。他安排一部分矿工去砍树加固矿洞,一部分人平整场地,建立堆放矿石及其他各种材料的场所。根据他的安排,矿工的宿舍区也要重新建设,要从山外运进各种建筑材料,修建安全正规的住房。

“韩勇,张夫人已经收拾好了,咱们可以走了。”杨启明过来报告说。

韩勇起身要去搀张天佑,张天佑已经自己站起来了,他拄着拐杖对韩勇说:“我虽然少了一条腿,但精神还在。只愿此生果真能为抗日救国出一份力。”

张天佑和张夫人分别上了小轿,杨启明雇来的四名村民抬着轿子。士兵们用扁担帮张天佑挑着行李,其中除了张家夫妇的衣物之外,还有一些书籍和测量工具等。一行人回到朱泾村时,天已经黑了,韩勇安排张天佑夫妇在村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才启程进山。和他们同时进山的,还有在镇上新招收的几十名矿工。

“这就是你的金矿?”张天佑看着采矿的场面,疑惑地问。

韩勇点点头。

“建一个矿是百年大计,你们现在这种做法,完全就是只顾眼前。”张天佑不客气地对韩勇等人说。

韩勇小心翼翼地解释着:“张矿长,实不相瞒,开这个矿以前,我也不懂怎么样去开采,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认真安排。要不是卖出了第一批矿石,我连请您出山的钱都筹不出来。”

张天佑接受了韩勇的这个解释,脾气稍微小了一点:“你看看这个场面,如果来一场暴雨,所有的房子都会漏水,矿工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而且矿洞没有排水系统,一旦山洪倒灌进去,后果非常严重。”

“学生知错了。”韩勇索性装孙子了,毕竟这是1934年的老先生,韩勇当他的孙子都赚狠了。这位老先生,一涉及到自己的专业,真有点较真的劲头。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简直是败家!”张天佑怒道,“这样采法,十成的矿石能采出三成就得谢天谢地了。”

韩勇说:“我知道我们都不专业,这不是请您过来了吗?”

“马上停工,马上停工。再挖几天,矿井就要塌了。”

韩勇连忙吩咐众人停工,列队开会。原来的矿工和新来的矿工一起,站成几排。随后,韩勇扶着张天佑来到大家面前,向大家介绍说:“各位,我宣布,我们乌岭特种金属矿现在成立。下面,请矿长张天佑先生给大家训话。”

把张天佑介绍完,韩勇带头鼓起掌来,士兵和矿工们面面相觑,好不容易才明白鼓掌是一种仪式,于是也稀稀拉拉地拍了几下巴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