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171章 还想后撤步跑路?

第171章 还想后撤步跑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过以着贾诩的能力,这种事情料想不难。

汉末顶尖谋士,贾诩必然是有着一席之地的。

在贾诩掌握了“大义”的情况下,假如还是不能让扬州其余郡“自愿”接受二十万流民,那么李基所需要斟酌琢磨一下的,反而是贾诩的用心与忠诚了。

是不是内奸露出鸡脚了?

因此,李基只是跟贾诩具体交待了想要的结果以及划了一条不许败坏刘备名声的底线,剩下的也便交给贾诩自由发挥了。

这也让李基明白了“计谋模拟器”推演的局限性所在,推演过程之中只会以着此计谋所对应的目标为第一优先,且一切判断都将会基于绝对理性状态。

只考虑吴郡现有的钱粮,如何最大效率且妥善地安置中原而来的流民。

以此而论,“计谋模拟器”所采取的“由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推演的线路,无疑已经是极好的。

可计谋的成功,对于战略却未必是有益的。

不过在李基解决了粮食窘迫的问题,以及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在吴郡内部消化了六十万流民,那么自然便不需要由整个扬州各郡均分消化安置流民。

在情报不足的情况下,贾诩所能发挥的能力还在李基之上,李基也没有必要多提醒什么。

而李基一连埋头忙碌了数天“以工代赈”之事,也是如今也有了几分闲暇,开始处理其余积压了数天的公务。

不过整个吴郡不重要的繁琐公务几乎都是顾雍处理,唯有一些大事才会将文书传递到李基的手中。

原本可能每个郡都需要安置十余万左右,现在则是由五个郡共分二十万流民。

计算下来,每个郡消化四万流民并不困难。

在损坏利益并不大且掌握有“大义”的情况,其余郡自愿接收流民的可能性自然也便随之提升。

无须再如推演那般,通过“大义”强行逼迫其余郡接受。

当然,如何能让其余郡“自愿”接受,这也是一门技术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