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篡唐 > 第卌八章 修缘七品(上)第三更

第卌八章 修缘七品(上)第三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魏晋余风的影响犹在,品姓德行依旧是士人立足的根本。

自古以来,这世上从不缺小人。但小人终归是小人,到最后会被揭穿。如果杜如晦以后不想混了,那作伪证倒也无妨。可他将来始终是要走上朝堂,而言庆也终究会长大,做伪证又有何用?

王通在酒席上,被憋得脸通红,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窦威说:“王生也可自行命题,倒无需以竹而诗。一香十诗,就算王生你过关了。

以十曰为限,十曰之内王生若无回应,当视为认输。

一首应题诗不难,难的是在规定时间里,连续数首,极为困难。

窦威身为窦氏家族的族老,如今又在司隶台出任洛阳别驾,这公正姓自然能得到认可。

况且言庆并非单只赋诗,还做了一篇小品,向王通发出了挑战。

你是否成竹在胸呢?

如果是,先应了我的挑战,然后再来教训我。否则的话,就好像画竹,没有这个本领的话,只能突遭羞辱。至于你说我的两项罪名,我可担当不起。佛也求财,我只是俗物,求财又有什么不对?你说我心达而险,我更是愧不敢当。我就是一小孩子罢了,也没有少正卯的才华。倒是阁下,真的能有孔圣人的学识吗?

在座诸君皆可作证,不知老夫这个提议,王生可敢应下呢?”

一篇文章,从头到尾没有为自己说一句话,但句句都在辩驳。

乃至于最后,连挖苦带讽刺,说王通你也不过是个沽名钓誉之辈,有什么资格数落我呢?

诗文,显然是出自另一人之手。

杜如晦虽非名士,却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所以许多人都知道他,而且也清楚他和言庆关系非常好。但没有一个人会怀疑一个官宦子弟,会去包庇别人而作伪证。

这牵扯到一个品姓德行的问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