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 第六十一章 接见

第六十一章 接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于阗国经常用玉石与周边进行贸易。他们曾经用30斤玉从归义军那里换来了200匹丝绸,老实说,就这个交换比例,倒爷的利润会飞起。

他们的玉石资源,好像无穷无尽一般,连带着周边势力手中都有大量玉石。

932年,归义军向后唐朝廷进献玉36团。

940年,甘州回鹘向后晋进贡玉100团。

942年,甘州回鹘再次进献玉100团。

这倒和后世的历史对上了。绿教创立的时间比佛教晚多了,这会才两百余年,正处于上升期,各个利益阶层尚未如同佛教在西域那般腐朽堕落,引起社会各阶层反感。他们最后能赢,恰如新兴战胜腐朽,几乎是必然的。

世间兴衰轮回,自有其时。国家、民族、宗教,不外如是。

西域诸国,若没有外部援助,即便这次能扛住,早晚也要败落。

“于阗国为前唐藩属,却未接受过大夏册封。”邵树德说道:“法师一行数百人,献上的礼物比一般朝贡物还要多,却未携带国书,朕也弄不明白了,于阗国主到底是怎么想的?”

于阗国这个使团——姑且称之为使团——有几百人,人数并不少,除了僧人外,还有于阗国的贵族子弟和商人。但一无国书,二无在职官员,身份上属于标准的民间“文化交流团?”“商业交流团?”“旅游团?”

948年,甘州回鹘向后汉进贡玉73团。

951年,高昌回鹘向后周进贡玉6团,另有摩尼教法师贡玉77团。

而他们献上的礼物,计有:镶嵌精美玉石的玉带一根、东河大玉三团、昆仑山玉十团、东河玉五十团、玉装鞦辔一百具,这是比较有价值的。

另有白氎(dié)布(于阗棉织成的细棉布)、牦牛尾、红盐、郁金、硇砂、大鹏沙(硼砂)、乐器、刀具等物事若干。

于阗盛产美玉,其器用服饰上多用玉石装饰,国王的印玺也是玉石制成。团是于阗玉的一种计量单位,但并不代表重量。

历史上尉迟苏罗送给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的礼物中,就有大玉一团,重80斤;中玉一团,重42斤;纯玉一团,重10斤;玉一团,重8.5斤。

这次于阗国进献大夏的东河大玉多在80-100斤,昆仑山玉则为40-60斤,东河玉则都在20斤以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